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外源物质对牡丹幼苗耐热性的影响,阐明高温胁迫下外源物质诱导牡丹幼苗耐热性的机理。以’凤丹’(Paeonia ostii ’Fengdan’)和’香丹’(Paeonia suffruticosa ’Xiangdan’)的一年生幼苗为材料,采用喷施外源水杨酸(SA)、氯化钙(CaCl2)、脱落酸(ABA)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SA、CaCl2和ABA对高温胁迫下牡丹幼苗耐热性的影响,探求诱导牡丹幼苗耐热性的最适浓度,并利用最适浓度的SA、CaCl2、ABA喷施叶片,进一步探讨高温胁迫下SA、CaCl2和ABA诱导牡丹幼苗耐热性的机理。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3种外源物质诱导牡丹幼苗耐热性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两个牡丹品种喷施不同浓度的SA、CaCl2、ABA并在40℃下胁迫2天后,两个牡丹品种的热害指数(HII)和电解质渗透率(Rec)均随SA、CaCl2、ABA浓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100μmol/LSA、40mmol/LCaCl2、40 mg/LABA对牡丹耐热性的诱导效果最佳;’凤丹’和’香丹’之间没有显著区别。2.牡丹的HII随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呈持续上升趋势,’凤丹’和’香丹’趋势相同。最适浓度SA、CaCl2、ABA有利于降低牡丹在高温胁迫期间的HH,且在’凤丹’和’香丹’上的处理效果均为:CaCl2最佳,SA次之,ABA较差。3.高温胁迫使牡丹的茎叶干质量、根干质量较常温对照显著减少;’凤丹’的茎叶干质量减小幅度小于’香丹’,但其根干质量减少幅度大于’香丹’。最适浓度SA能显著增加’凤丹’和’香丹’的茎叶干质量和根干质量。最适浓度CaCl2和ABA能显著增加’香丹’的茎叶干质量和根干质量,而只显著增加’凤丹’的根干质量。4.牡丹的叶绿素(Chl)含量随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呈持续下降趋势,’凤丹’和’香丹’趋势相同。最适浓度SA、CaCl2和ABA均能在胁迫后期(≥4 d)减缓牡丹Chl含量的下降速度,且对’香丹’Chl含量下降速度的缓解效果优于’凤丹’。5.’凤丹’Rec和丙二醛(MDA)含量均随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呈持续上升趋势;’香丹’Rec也随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呈持续上升趋势,但MDA含量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适浓度SA、CaCl2和ABA均能在高温胁迫期间降低牡丹的Rec和MDA含量。最适浓度SA和CaCl2对’凤丹’Rec的降低幅度大于’香丹’,而最适浓度ABA对’凤丹’Rec的降低幅度小于’香丹’。最适浓度SA、CaCl2和ABA对’凤丹’MDA含量的降低效果优于’香丹’。6.’凤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而’香丹’则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最适浓度SA、CaCl2和ABA均能增加牡丹在高温胁迫期间的SOD活性。最适浓度SA更有助于高温胁迫期间’香丹’SOD活性的增加,最适浓度CaCl2和ABA则更有助于’凤丹’SOD活性的增加7.’凤丹’的可溶性蛋白(SP)、游离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含量随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均呈持续上升趋势。’香丹’的Pro和SS含量随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呈持续上升趋势,而SP含量随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适浓度SA、CaCl2和ABA均能在高温胁迫期间增加牡丹的SP、Pro和SS含量。最适浓度SA、CaCl2和ABA更有助于’凤丹’SP含量的积累和’香丹’Pro含量的积累。最适浓度SA和ABA对’香丹’SS含量的增加幅度高于’凤丹’。最适浓度CaCl2对’凤丹’SS含量的增加幅度高于’香丹’。8.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SA主要通过缓解高温胁迫下Chl的降解,降低Rec,减少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和SP含量来提高牡丹幼苗的耐热性。CaCl2主要通过缓解高温胁迫下Chl的降解,降低Rec,提高SOD活性和SP含量来提高牡丹幼苗的耐热性。ABA主要通过缓解高温胁迫下Chl的降解,降低Rec,提高SP含量来提高牡丹幼苗的耐热性。9.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外源物质诱导牡丹幼苗耐热性影响显著的指标为HII、Chl含量、Rec和SP含量,这4个指标可作为评价外源物质诱导牡丹幼苗耐热性的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得到:’凤丹’的耐热性优于’香丹’,且3种外源物质诱导牡丹幼苗耐热性的效果在’凤丹’和’香丹’之间没有区别,均为SA最佳,CaCl2次之,ABA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