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发生于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严重影响了老年男性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大多需手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仍被认为是经尿道微创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其他手术方式有经尿道钦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经尿道前列腺气化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等。这些手术均存在各自的优势及不足。本研究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分叶剜除术并研究其对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探讨该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良性前列腺增生可导致下尿路梗阻并随之带来一系列的下尿路症状。在长期病程过程中会导致膀胱功能受损,逼尿肌重塑,导致逼尿肌收缩力低下。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收缩力低下的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现存在一定的争议。目前的治疗方法关注于解决良性前列腺增生本身导致的下尿路梗阻,而缺乏直接针对逼尿肌的治疗手段。尿动力学检查是诊断逼尿肌收缩力是否低下的唯一检查方法,但是有一定的创伤性。本研究旨在寻找良性前列腺增生导致的逼尿肌收缩力低下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收缩力低下的诊断精确性,以期为医生及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一些信息。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进行,主要研究目的、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分叶剜除术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分叶剜除术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均由同一位医师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分叶剜除术。术后1个月评估该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实施,患者平均年龄为(65.4±7.8)岁,平均前列腺体积为(65.6±46.5)mL,平均手术时间为(67.6±34.7)min,平均切除前列腺重量为(48.5±45.8)g,平均术后血红蛋白降低(1.1±1.1)g/dL,平均留置尿管(3.1±1.2)d,平均住院(7.5±2.8)d。术后1个月随访,与术前相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所测前列腺体积显著降低[(2.4±2.9)ng/mL vs(5.2±5.6)ng/mL,(19.4±4.9)mL vs(65.6±46.5)mL,P<0.05]。术后1个月最大尿流率与术前相比显著提高[(16.5±5.3)mL/s vs(4.9±3.2)mL/s,P<0.05]。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改善(21.4±2.8vs7.1±2.7,4.5±0.8vs1.4±0.5,P<0.05)。无患者出现术后尿失禁、膀胱血凝块填塞、尿道狭窄、膀胱颈挛缩等并发症。2例(4%)出现尿路感染。1例(2%)出院后出现尿潴留。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分叶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第二部分:良性前列腺增生导致逼尿肌收缩力低下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导致逼尿肌收缩力低下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收住我院泌尿外科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共计356人。所有患者均行尿动力学检查。依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逼尿肌收缩力低下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逼尿肌收缩力低下组纳入154名患者,对照组纳入202名患者。逼尿肌收缩力低下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较高的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较大的前列腺体积、较高的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OR 0.959,95%CI 0.932-0.987,P=0.004)、前列腺体积(OR 0.990,95%CI 0.985-0.995,P=0.000)、膀胱内前列腺突出长度(OR 0.810,95%CI 0.656-1.000,P=0.049)与逼尿肌收缩力低下相关。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前列腺体积(OR 0.991,95%CI 0.985-0.997,P=0.005)是逼尿肌收缩力低下的独立风险因子。结论: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体积、前列腺向膀胱突入长度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收缩力低下相关。其中,前列腺体积对于逼尿肌收缩力低下是一独立风险因子。对于这些患者应采用尿动力学检查排除逼尿肌收缩力低下,谨慎选择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