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近觑)视网膜及脉络膜厚度与眼球参数的相关分析及FDM豚鼠后极部改变的实验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g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A型眼科超声测量仪检查高度近视患者的视网膜、脉络膜厚度以及眼球生物学参数,探讨视网膜及脉络膜厚度与眼球生物学参数的相关性和高度近视眼球的结构变化与近视程度的关系。通过建立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动物模型,研究近视眼后极部视网膜及巩膜的病理改变,明确近视发病机制,为延缓近视发展及早期视功能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临床观察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将2013年3月至2013年10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的高度近视患者共68人,共135只眼,按屈光度分为高度近视组(-6.00D―-10.00D)、超高度近视组(<-10.00D),另外正视眼10人,共20只眼,为正视组(-0.25D―+0.25D),对三组患者所有眼进行A超检查,即生物学测量,对符合OCT检查标准眼行OCT检查,测量视网膜厚度及脉络膜厚度,对三组眼生物学测量结果、视网膜及脉络膜厚度进行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  2.实验研究对30只豚鼠通过遮盖法建立形觉剥夺性近视,右眼为遮盖眼,左眼为对照眼,根据造模时间不同分为造模一月遮盖组、造模一月对照组、造模二月遮盖组和造模二月对照组,造模前及造模结束时分别对所有眼用带状检影镜进行屈光度检测,取出眼球后用游标卡尺进行眼轴长度测量,HE染色观察后极部巩膜及视网膜形态学变化及免疫组化检查观察凋亡相关因子bcl-2在巩膜及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1.临床观察  (1)差异性:三组比较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及玻璃体腔厚度,超高近视组显著大于高度近视组,均显著大于正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中央区视网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凹旁视网膜厚度比较,超高近视组显著小于高度近视组,均显著小于正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脉络膜厚度比较,超高近视组小于高度近视组,显著小于正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相关性:屈光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919,p<0.001);屈光度与玻璃体腔厚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701,p<0.001);眼轴长度与脉络膜各区域厚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4,p<0.001)。  2.实验研究  (1)差异性:造模前四组初始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二月遮盖组眼轴大于造模一月遮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二月对照组眼轴小于造模二月遮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巩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二月遮盖组脉络膜厚度小于造模一月组遮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二月遮盖组光感受器层厚度小于造模一月遮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巩膜中bcl-2的表达比较,造模二月遮盖组大于造模一月遮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光感受器层中bcl-2的表达比较,造模二月遮盖组大于造模一月遮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相关性:最后屈光度增长与巩膜、脉络膜及光感受器层厚度改变关系不明显,与眼轴长度改变关系明显,最后屈光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757,p<0.001)。  结论:  1高度近视患者随着屈光度增加,眼轴长度及玻璃体腔厚度显著增加,中心凹旁视网膜厚度及脉络膜厚度显著变薄。  2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轴增加,脉络膜厚度及光感受器细胞层变薄明显。  3随屈光度增加光感受器细胞层中bcl-2的表达增加,近视初期巩膜中bcl-2的表达减少,随后逐渐增加。
其他文献
一、第二轮复习的内容,突出化学主干知识    (一)三大理论。  1.物质结构理论。化合价、化学键、晶体、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  2.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及其移动理论。  3.电解质水溶液理论。离子反应、强弱电解质、水的电离、电解电镀、原电池、盐类水解、胶体。  (二)两大规律。  1.氧化还原规律。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常见的氧化剂和常见的还原剂、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  2.离子反应规
摘 要: 对化学学科来说,化学实验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实验探究的功能,通过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 实验探究能力 培养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记忆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其大脑海马及皮质中PI-3K、GSK-3β、Tau蛋白活性和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表达,进而明确补肾醒脑法对2型糖尿病记忆障碍小鼠的学
摘 要: 本文就中学化学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改进教学观念和方法进行了初步实践,结论是教学效果明显,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新课程理念 实践    新课程改革已进行几年了,我们对于新课程理念已不再陌生。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师生之间几乎没有沟通和交流,只有要求与管理。这样的教学关系,教师明显是教学的核心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仅极大地束缚了教学
1 心脏超声知识rn心脏超声技术是一项无创伤性心脏检查技术,它能够检查出心脏、大血管的结构、功能以及血流情况.在对心脏病患者对病情的确诊、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评价以及
期刊
学习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学好化学,就必须对化学有浓厚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以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毅力克服学习上的重重困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1.上好绪言课,打好基础。    课堂教学质量特别是新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
化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为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理想化的教学模型和优化的教学“蓝图”,但是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物质性质学习的阶段性和理论理解的有限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空前活跃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化学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例如课堂演示实验失败或出现异常,学生突然发问超出所学的范畴或出现其它令教师尴尬的事情等,这些偶然性事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