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2009~2010年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泌尿系感染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共收集青海省人民医院2009~2010年泌尿系感染住院患者的清洁中段尿培养阳性标本1013株,应用法国梅里埃的ATB自动鉴定与药敏分析仪,对不同的细菌分别用不同药敏板进行药敏鉴定。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筛选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菌株,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IS)推荐的确证试验进行确证。结果: 2009年革兰阴性杆菌占77.18%,革兰阳性球菌占20.31%,真菌占2.51%。2010年革兰阴性杆菌占77.62%,革兰阳性球菌占18.35%,真菌占4.03%。两年间三类菌株的构成比无差异(P>0.05)。革兰阴性杆菌各菌群所占比例有所不同(P<0.05)。其中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其他肠杆菌、鲍氏不动杆菌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克雷伯菌属、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其他非发酵杆菌所占比例有所升高。革兰阳性球菌、真菌各菌群的构成比无差异(P>0.05),分别以肠球菌、白色念珠菌为主。两年间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8.71%、51.11%。大肠埃希菌中产酶株与非产酶株对美诺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极低,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的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球菌对喹诺酮类、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达75%以上,且同类抗生素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敏感性最好。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达80%、55%以上,且同类抗生素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球菌对夫西地酸、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呋喃妥因的敏感性好。真菌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全部敏感,对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为48.48%,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9.09%,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仍为泌尿系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次为肠球菌、葡萄球菌。各种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医师应严格依照泌尿系感染致病菌的种类及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