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布里希艺术史思想观念探讨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colala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贡布里希是20世纪重要的艺术理论家和艺术史家。在欧美学界,他一直是颇受争议的学者。艺术史学界对他的普遍看法是,他开辟了艺术史研究的新路,但他在艺术史理论层面的主张,却也颇为模糊不清,缺乏一以贯之的面孔。人们对他最为熟知的,也许就只是《艺术的故事》,并且倾向于将他作为20世纪西方中心论的艺术史研究代表而试图超越他所设定的艺术史研究框架。在21世纪这个多媒体的艺术实践兴起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历史地看待这样一位文化巨擘的精神遗产?这是本文核心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的核心文献是贡布里希谈论艺术史写作实践的论文演讲集——《时代的话题》。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所涵盖的文章,包括了贡布里希晚年对艺术史写作、艺术史研究的意义、以及艺术创作实践的本质的探讨。通过对这本书的翻译和精心研读,我们可以发现前代学者们所倾向于忽视的东西,那就是——贡布里希的艺术史视野,并不局限于“分科之学”意义上的“艺术史”,而是希望尽可能地探讨艺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作为人类文明的艺术实践对于人类的发展的伦理意义。可以说,贡布里希的艺术史思考,都是在“文明史”的大框架下思考的。因此,本文倾向于将贡布里希定位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文主义大师”。本文将探讨贡布里希的生活经验对学术生涯的影响、贡布里希“回到艺术家本身”的理论基础、贡布里希对“相对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的批评,以及他对现代艺术史教学和文明状态的担忧,呈现贡布里希的视野和思想对于当代艺术史教学和研究的启示,言以蔽之,重新理解贡布里希,能够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去对待艺术史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并承担现代艺术史写作对于文明塑造的伦理义务。
其他文献
心智先天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经验主义视野外重新省视视觉艺术的角度,本文的重点就在于立足知觉和高级心理活动两方面内容围绕心智的先天性展现一种独特的考察视觉艺术的理
目的探讨急性应激大鼠各脑区五羟色胺合成通路中色氨酸羟化酶.2(Tryptophanhydroxylase-2,TPH:)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电击诱导应激模型,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只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以涤/棉混纺织物和涤/棉/不锈钢纤维混纺织物为试样,进行镀镍整理,并对织物的表面形态、电磁防护性能、导电性能、镀层与织物结合牢度及服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织物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