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植物组织的酚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AndSee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基于丝瓜组织的酚电化学传感器采用无机粘土材料Laponite/壳聚糖杂化材料固定丝瓜组织匀浆,构筑了一种检测酚类物质的组织传感器。酚浓度的电化学检测采用安培法,丝瓜组织修饰电极控制的电位为-0.2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SCE)。由于Laponite在水溶液中容易发生溶胀,可形成疏松多孔的结构,同时其具有化学惰性、较好的吸附能力和层间阳离子交换能力,使得丝瓜组织成功地固定在载体材料中。构筑丝瓜组织电极的最适参数为:Laponite/CHT的质量比为2:1,固定载体与丝瓜组织匀浆体积比为1:4,电极上组织匀浆用量为5μl。组织电极在溶液pH5.5、温度25℃、工作电位-0.2V时对儿茶酚表现了最好的电流响应。研究了该组织传感器对四种酚类化合物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儿茶酚、苯酚具有明显的电流响应,而间甲基苯酚和对氯苯酚几乎没有响应;固定化丝瓜组织中的多酚氧化酶对儿茶酚、苯酚的表观米氏常数KMapp分别为3.48mM、2.905 mM。二、基于马铃薯组织的儿茶酚电化学传感器纳米碳酸钙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表面能、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生物分子的良好载体材料。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研究表明,纳米碳酸钙/壳聚糖杂化材料能够很好地将马铃薯组织固定玻碳电极上,制成了灵敏高、选择性好的儿茶酚传感器。该组织电极对儿茶酚表现出快速、灵敏的电流响应(灵敏度为139.14 mA M-1cm-2),而对间甲基酚、对氯苯酚、苯酚的响应非常低(仅为儿茶酚响应的3%以内),从而实现了儿茶酚的选择性测定。马铃薯组织传感器测定儿茶酚线性检测范围为4.49×10-6到4×10-5M,的,检测下限为5×10-7M(当信噪比为3:1时),固定化马铃薯组织中的多酚氧化酶对儿茶酚的表观米氏常数为1.005 mM。同时,本文对组织传感器构筑和使用的最适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三、基于蘑菇组织的酚传感器及抑制作用研究多酚氧化酶在蘑菇中的含量很高,利用蘑菇组织可构筑高灵敏的酚类组织传感器。本论文以Laponite/壳聚糖杂化材料为固定载体,以蘑菇组织匀浆为敏感元,在玻碳电极上成功构筑了蘑菇组织传感器。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生物电极的组成、形貌以及载体与生物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电化学测量采用传统的三电极体系、计时安培方法。在优化的制作条件和使用条件下,该蘑菇组织传感器表现出一些优异的分析特性:高的灵敏度(对儿茶酚886.62 mA M-1cm-2),低的检测限(4.99×10-8M),高的稳定性。该组织生物传感器对四种酚类化合物均有明显的响应,其检测灵敏度大小顺序为:儿茶酚>苯酚>对氯苯酚>间甲基酚,对儿茶酚、苯酚、对氯苯酚和间甲基苯酚的表观米氏常数分别为0.2285mM、0.95881 mM、0.35616 mM和0.2485 mM。研究了苯甲酸对固定化蘑菇组织中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抑制作用符合竞争性的抑制模型。
其他文献
当前,锂离子电池被看作是未来可充电池市场中最佳的替代电池。究其原因主要是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高,寿命长,单体电压和比能量高。作为可靠环保的能源已经在小型的电源驱动设备中得以应用。这也促使锂电池的研究慢慢成为科学领域的一个焦点。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是锂离子电池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有机溶剂与电解质组成的电解液充当着锂离子电池的“心脏”,决定了电荷的传送速度和效率。因此,对于锂离子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