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正式提出,标志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因此发生转变。在数学学科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一方面有助于初中生亲身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感受创造的激情,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生的主动探究,而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因此,如何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目前我国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来看,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相应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匮乏,因此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缺失严重。本文着力以数学研究性学习为载体,探讨初中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新的研究视角探寻了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本文主体分为两大部分:论文的第一部分在追溯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呈现初中生问题意识的调查材料及个人的访谈记录得出了初中生问题意识缺失的结论,并重点分析了初中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核心内容,以本文的理论基础为逻辑起点,从六个方面着重论述了如何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初中生问题意识的若干途径。 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于文献法、观察法及访谈法,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问题意识现状为切入点,力求通过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探寻初中生问题意识培养与发展的有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