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pA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中的功能初探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ethe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是一种重要的革兰氏阳性人畜共患食源性致病菌。分解代谢物控制蛋白CcpA (catabolite control protein A)是一种具有多效性功能的调控蛋白。在革兰氏阳性菌中,CcpA不仅参与碳分解代谢物阻遏(carbon catabolite repression, CCR)效应,还参与生物被膜形成和毒力基因表达等多种生理过程。Lm中也存在CcpA的编码基因ccpA,但其多效功能未有文献阐明,因此,本研究通过构建CcpA缺失菌株,比较Lm野生株EGDe和CcpA缺失株EGDeAccpA在菌落形态、鞭毛运动、碳源利用和生物被膜形成等的差异,初步探索CcpA在Lm中的多效功能。实验结果如下:1. CcpA在Lm菌落形态、鞭毛运动和生长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缺失ccpA基因后:细菌在固体BHI平板上菌落直径增大,边缘变的不规则;细菌丧失了运动能力,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鞭毛存在;缺失株不能在添加了葡萄糖的基础培养基MEM中生长,但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加快,生物量增加。2. CcpA在Lm生物被膜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EGDe△ccpA几乎不能形成生物被膜,而在相同培养条件下野生株EGDe可以形成交联网状的生物被膜。3. CcpA在Lm CCR效应中具有重要作用。野生株EGDe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受到抑制,细菌生长浓度OD600最高只能达到0.6,添加速效碳源葡萄糖可显著增加细菌的生物量;而EGDeAccpA在LB中生长快速,最大生物量与在BHI培养基中相同,添加葡萄糖不影响细菌的生长。表明CcpA的缺失解除了细菌对非速效碳源利用的抑制(也就是所谓的CCR效应)促进了细菌在LB中的生物量。综上所述,CcpA在Lm中不仅参与CCR的调控,而且在细菌菌落形态、鞭毛形成和生物被膜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研究CcpA与Lm毒力基因表达的关系,深入解析CcpA的功能。
其他文献
前言: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可能最终引起肝肿瘤。普遍认为,在ALD的发病过程中,由
近年来,核酸碱基受紫外光照射后其光稳定性以及紫外光对其的光损伤破坏性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超快时间分辨技术的日渐成熟和理论计算方法的逐步推进,对核酸碱基的超快动力学的研究也随之出现了快速进展。普通的核酸碱基的激发态衰变方式主要由内转换主导,在约1ps内激发态核酸碱基分子就可以完成这一过程,这种机制的存在使得正常情况下的核酸碱基分子可以不受紫外光损伤的干扰,保证生命过程的稳定性。氮杂核酸碱基是在普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