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价值链是指一个将产品或服务的各个阶段增值环节在全球不同的企业分布的组织网络。具体可能包括一个产品从初级要素到最终消费的生产、销售、回收等全部环节。随着世界加工贸易的不断变革与深化发展,全世界的贸易格局也变成了碎片化的模式,最终消费的商品也随着这种贸易体系的改变,从一国制造变成世界制造,使得一个最终被消费的产品可能包含来自多个国家的价值。但是各个国家所提供的增值价值是不同的,发达国家利用核心的技术优势提供高增加值的中间产品,并体用这种核心技术上的优势获取价整个产业链中的大部分利润,因此各个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也是不尽相同。Antràs、Chor,(2012)构建了一个站在全球价值链的高度上对某一产业的价值链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指标:上游度指数。本文即根据Antràs、Chor,构建的上游度指标,利用WIOD数据库对41个经济体35个行业17年间的上游度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在测算结果基础上分别对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制造业上游度指数普遍偏高,且17年间不断增加,服务业则变化幅度相对稳定,处于相对中游的位置;其次,二者都随着GDP增长率的波动而波动,且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的影响,相比之下,服务业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为敏感、受影响所持续的时间较长;文章最后还选取亚洲发达国家韩国、发展中国家印度进行对照,经过对比发现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相对上游的状态,并且依然存在依赖资源开发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情况,服务业虽然也高于全球均值水平,但存在个别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行业与亚洲发达国家水平相当,处在转型升级的边缘。 第一章是前言,主要从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文章的逻辑及框架、研究内容及方法、文章的可能的创新以及不足之处展开叙述。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利用WIOD数据库对我国的上游度情况进行量化计算,并实现统一口径下的两大行业的上游度指标具体分析。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针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概括,梳理了针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研究内容。首先,理清了全球价值链理论从VC(价值链)到VAC(价值增加链)再到GCC(全球商品链)最后到GVC(全球价值链)的不断完善的理论演变过程;其次,整理后发现目前针对全球价值链的实证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通过中间值的分解与测算来界定一个国家在价值链分工中的位置,另一个就是围绕上游度指标的测算和相关分析研究,两个方向共同发展。本文通过第二种实证方法对中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游度指数进行测算,并在后文展开深入分析。 第三章介绍了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现状,在新一轮经济快速发展中,中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确实现了高速增长,但是仍然存在着制约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升级的问题,比如制造业产值扩大但仍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升级动力不足等,服务业也存在行业规模小,内部结构不合理等特点。 第四章是实证测算部分,分别介绍了数据来源与结构,并进行了模型的测算与验证。首先,实证测算所使用的数据来自WIOD数据库,该数据库目前更新了1995~2011年间17个年度41个经济体35个行业之间的中间值投入情况,本文通过阅读学者们的文献以及各种关于行业分类的资料,最终将WIOD中的35个行业进行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划分,并为了后文的深入分析,在区分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基础上针对R&D投入比例的不同、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将两大行业再进行具体类型的划分。其次,本文所使用的实证测算模型是根据Antràs、Chor(2012)提出的上游度指标的测算模型,但是这个模型是针对一个国家的,多数学者也仅利用该模型进行了中国的上游度测算,本文将其拓展应用到WIOD数据库,针对每一年的数据都建立了1442组方程,并根据模型测算了17个年度上述所有经济体所有行业的上游度情况。最后,为了验证测算的准确性,本文对上述模型进行了重复计算,并利用矩阵的反向运算,得到了反向运算的单位阵,证明了矩阵运算的正确,另外,由于后续的分析是针对纵向、横向以及跨国间的多层次分析,同时为了文章的对比分析,还将数据测算结果进行了全球层面、中国层面、微观行业层面的多层面分类,有助于发现测算是否出现了异常结果,保证数据测算结果的正确性。 第五章针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为了契合本文主题,共通过三个角度展开分析。首先对我国制造业的上游度进行纵向、横向、跨国间的对比分析。针对制造业的上游度测算结果展开的纵向分析,具体包括三个部分:第一,对我国制造业上游度进行统计性描述,对上游度较高的行业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发现我国制造业上游度最高的三个行业都为重资源开发型的行业,特别是造纸行业不但对我国树木资源造成过度开发的影响,还给环境带来了很大威胁;第二,是将我国制造业各行业进行要素密集类型划分后进行的分析,第三是按技术类型划分,依据不同R&D的投入水平对不同行业上游度的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接下来的横向分析包括对制造业上游度变化趋势的分析,与全行业变化趋势的对比分析以及与GDP增长速度变化趋势的对比分析,并针对细分行业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第三是跨国比较的分析,发现我国上游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与印度相比更深入的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之中,但与发达国家对比后发现存在被向上游驱赶的趋势。因此,经过上述多层面的分析后,通过上游度指标量化证明了我国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相对低端的状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各个层面的情况之后,第五章的第二部分是从纵向、横向和跨国对比角度对服务业上游度的情况的分析,具体分析层次与制造业相似,发现我国服务业存在上游度跨度较大,同时对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较为敏感的情况。第三部分是对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对比分析,从二者的分布情况差异、变化趋势的差异、与GDP波动的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制造业的上游度普遍大于服务业,参与深度较服务业相比更加深入,但是存在对提供初级产品的依赖;我国服务业中各行业参与价值链深度较制造业相比存在更大差异等结论。 第六章为全文分析的总结及相关政策建议,本文认为我国整体参与价值链的分工地位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从测算结果来看我国制造业仍然在全球一体化加工的价值链中扮演提供初级原材料类的低附加值增值的角色,服务业除个别行业与发达国家相近外,也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我国应该抓住持续发展的节奏,不再依靠资源红利,并通过产业间的相互带动,适当加入研发投入,尽快去掉过剩产能以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