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蛋白基因在人鼻息肉及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eipan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5种黏蛋白基因(MUC2、MUC5AC、MUC5B、MUC18、MUC19)在鼻息肉(Nasal Polyps)、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正常鼻黏膜患者的表达情况,探讨黏蛋白在鼻息肉及变应性鼻炎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35例鼻息肉、25例过敏性鼻炎下鼻甲及20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正常下鼻甲黏膜上皮。所得标本分2份,1份经4 %多聚甲醛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后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染色法检测鼻息肉和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的黏蛋白基因的表达;1份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以管家基因β-actin为内标基因,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FQ-RT-PCR)反应,检测各样本中的黏蛋白基因(MUCS)的表达水平。结果1.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黏蛋白MUC2、MUC5AC、MUC5B、MUC18在鼻黏膜组织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四种黏蛋白在鼻息肉及变应性鼻炎患者、正常黏膜组织中均有表达,染色阳性颗粒主要集中在鼻黏膜上皮细胞的胞浆。鼻息肉及变应性鼻炎患者MUC5AC、MUC5B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5),而鼻息肉、变应性鼻炎之间表达差别无意义(P>0.05)。MUC2、MUC18的表达与正常鼻黏膜组织差别无意义(P>0.05)。2.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RT-PCR)法分析鼻息肉及变应性鼻炎患者黏蛋白基因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正常黏膜组织的表达的差异。MUC5AC、MUC5B在鼻息肉组和变应性鼻炎组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鼻息肉组与变应性鼻炎组间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MUC19在变应性鼻炎组中的表达高于鼻息肉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鼻息肉组和正常对照组间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MUC2、MUC18在三组中的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成功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RT-PCR(FQ-RT-PCR)的检测方法,扩增效率高(>95%),重复性稳定,MUC5AC、MUC5B在鼻息肉组和变应性鼻炎组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鼻息肉组与变应性鼻炎组间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MUC2、MUC18在三组中的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MUC基因在鼻息肉组、变应性鼻炎组、正常对照组中表达均有差异(P<0.001)。结果:在鼻息肉、变应性鼻炎及对照组中的黏蛋白分泌成分中,总体趋势是一致的,MUC5AC表达量最高,MUC5B次之。结论1.MUC2、MUC5AC、MUC5B、MUC18、MUC19在鼻黏膜中均有表达,其中MUC5AC、MUC5B表达较高。2.MUC2、MUC18在鼻息肉、变应性鼻炎和正常对照组中表达无差别。3.免疫组化、RT-PCR及荧光PCR结果显示MUC5AC、MUC5B在鼻息肉和变应性鼻炎组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高,MUC5AC、MUC5B在鼻息肉和变应性鼻炎的黏液中呈高水平分泌。MUC19在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较鼻息肉及正常对照组高,MUC19在变应性鼻炎的黏液中呈高水平分泌。
其他文献
<正>去年中考完,有的学生反映中考考题难度大,问了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普遍的反应是经纬网、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内容不是最难的,丰富多彩的区域地理部分却让他们陷入答题困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的监察制度既遵循着自身发展的内在理路,又深受国家政治的影响,与当时政治社会沿革密不可分。曹魏时期行政中枢机构的变化,
本文通过分析2006年至2011年国外认知语言学专著、论文集、核心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论述了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文章阐述了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在语言和认知的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保险公司的整体实力也在逐渐增强,保险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近几年,在保险业发展的过程中,保险公司营销业务团体的一些
目的了解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VarV)接种的成本效益。方法采用Halloran(哈罗)建立的模型,通过查
通过分析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原则、工作程序、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为今后的土地整治发展提出基本思路。
<正> 在高等数学教材中,关于反函数求不定积分问题都没有进行专门讨论,只是在求不定积分的运算中穿插了一些反函数求不定积分的例题,使学生难以找到求解的一般规律。本文通过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问题,以部分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为自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基于黑龙江省1985—2010年鉴统计数据,运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利用多元
目的评价中国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报告系统报告的乙肝发病情况。方法在18个乙肝监测试点县,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ational Notificable Disease Reporting System,NNDRS)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