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5种黏蛋白基因(MUC2、MUC5AC、MUC5B、MUC18、MUC19)在鼻息肉(Nasal Polyps)、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正常鼻黏膜患者的表达情况,探讨黏蛋白在鼻息肉及变应性鼻炎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35例鼻息肉、25例过敏性鼻炎下鼻甲及20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正常下鼻甲黏膜上皮。所得标本分2份,1份经4 %多聚甲醛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后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染色法检测鼻息肉和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的黏蛋白基因的表达;1份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以管家基因β-actin为内标基因,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FQ-RT-PCR)反应,检测各样本中的黏蛋白基因(MUCS)的表达水平。结果1.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黏蛋白MUC2、MUC5AC、MUC5B、MUC18在鼻黏膜组织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四种黏蛋白在鼻息肉及变应性鼻炎患者、正常黏膜组织中均有表达,染色阳性颗粒主要集中在鼻黏膜上皮细胞的胞浆。鼻息肉及变应性鼻炎患者MUC5AC、MUC5B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5),而鼻息肉、变应性鼻炎之间表达差别无意义(P>0.05)。MUC2、MUC18的表达与正常鼻黏膜组织差别无意义(P>0.05)。2.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RT-PCR)法分析鼻息肉及变应性鼻炎患者黏蛋白基因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正常黏膜组织的表达的差异。MUC5AC、MUC5B在鼻息肉组和变应性鼻炎组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鼻息肉组与变应性鼻炎组间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MUC19在变应性鼻炎组中的表达高于鼻息肉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鼻息肉组和正常对照组间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MUC2、MUC18在三组中的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成功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RT-PCR(FQ-RT-PCR)的检测方法,扩增效率高(>95%),重复性稳定,MUC5AC、MUC5B在鼻息肉组和变应性鼻炎组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鼻息肉组与变应性鼻炎组间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MUC2、MUC18在三组中的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MUC基因在鼻息肉组、变应性鼻炎组、正常对照组中表达均有差异(P<0.001)。结果:在鼻息肉、变应性鼻炎及对照组中的黏蛋白分泌成分中,总体趋势是一致的,MUC5AC表达量最高,MUC5B次之。结论1.MUC2、MUC5AC、MUC5B、MUC18、MUC19在鼻黏膜中均有表达,其中MUC5AC、MUC5B表达较高。2.MUC2、MUC18在鼻息肉、变应性鼻炎和正常对照组中表达无差别。3.免疫组化、RT-PCR及荧光PCR结果显示MUC5AC、MUC5B在鼻息肉和变应性鼻炎组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高,MUC5AC、MUC5B在鼻息肉和变应性鼻炎的黏液中呈高水平分泌。MUC19在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较鼻息肉及正常对照组高,MUC19在变应性鼻炎的黏液中呈高水平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