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地行政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地方行政区划,在我国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而后历代在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时,因受到地形、军事以及民族等相关因素的制约,飞地行政区不断产生。元朝在实现大一统的战争过程中,在原金、宋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将草原分封制度融入到地方行政建置体系当中,这使得元代飞地纷纷产生,并且呈现出了形成时间与形成地点集中性这一特点。元朝飞地的形成不单单是分封问题作用的结果,而应该更多的考虑到分封问题之外的其他因素,其中汉人世侯便是又一大影响因素。金末元初之际汉人世侯纷纷雄起,这些植根于蒙金战争的汉人世侯在金末元初之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战争的推进,汉人世侯的势力不断膨胀,朝廷为了压制汉人世侯的势力以及保护投下封君的既得利益,便采取了“罢世侯”以及投下封地置路州的举措,这便使得飞地集中形成。但是仍要看到,飞地的形成原因不仅如此,其中还掺杂着民族因素、军事地理因素等诸多问题。元朝飞地众多,有元一代共有20处飞地,其中17处飞地存续至元朝末年,而存续时间长便是元代飞地的又一大特点。在如此长时间的存续过程中,飞地行政区因其远离本路州治所的特殊地理位置,为地方行政工作乃至元廷均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利影响。这些不便利的影响在元代驿站交通、税收、词讼等诸多方面均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