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卫生相对于个人卫生而言,是以社会全体健康为对象。作为预防疾病、促进生命健康的公共卫生建设事业,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1927年到1937年公共卫生的建设作为考察对象,以近代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申报》为中心,力图全面揭示民国时期公共卫生的发展状况,了解当时政府、各界人士以及《申报》本身为寻求国家进步所作的贡献。 全文正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申报》与公共卫生。首先是《申报》报道公共卫生的概况,主要介绍《申报》报道公共卫生的栏目与报道方式;其次是《申报》对疫病防治常识、环境卫生常识、妇幼卫生保健常识等实用公共卫生常识的介绍。20世纪以后人们已经认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对公共卫生也越来越关注,《申报》顺应社会需要在公共卫生方面做了大量的报道,除了真实客观的展现公共卫生发展的状况之外,《申报》还积极主动的向民众灌输公共卫生常识,在促进公共卫生发展上作出自己的贡献。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民国时期公共卫生所面临的困境。由于政权不统一、卫生经费窘迫、卫生行政人才缺乏等原因,造成我国卫生行政整体上落后于西方国家;普通民众卫生观念淡薄、缺乏防疫知识、对卫生工作认识不足;医生在数量总体缺乏的情况下,过于集中在城市,造成城市医生“过剩”。第三部分是各界谋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努力,涵括政府、民间团体以及知识分子三个部分。在环境卫生治理方面,政府对饮水卫生进行治理,加大管理污物的力度;在公共防疫方面,政府积极推行预防接种、食品卫生检验管理、加强海港检疫;在妇幼卫生建设方面,政府对产科从业人员进行整顿甄别。民间团体积极配合政府,在公共卫生宣传、时疫救治、医疗保健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与此同时,一批的先进知识分子,把精力聚焦于农村公共卫生事业以及医疗的大众化,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