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盛产琯溪蜜柚的福建平和县为田野点,通过对琯溪蜜柚历史性的框架分析,力图展现蜜柚如何从地方产物到清廷贡品再转变为商品的历史过程。蜜柚作为一个具有社会生命的物,在其历史重要转折点中,经历了去商品化、商品化和再商品化的社会历程。全文包括导论和正文和结论,正文包括二、三、四、五章,分述以下几章内容:第二章:通过县志、前人研究等相关文献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沿革、传统生计方式和社会文化特性进行简单的描述和梳理;这种背景性的梳理对于理解蜜柚与人、文化历史互动过程做铺垫和引导。第三章:本章以“太阳果”神话传说为蜜柚进入当地的第一事件,通过对“太阳果”的神话阐述来表达当地人如何以主观的视角消解蜜柚由广东传入的历史事实完成蜜柚的在地化。本章通过对蜜柚成为清廷贡品事件及其文本阐述分析:蜜柚贡品作为封建制度下的产物,由于皇权的运作凸显了其地方特性;蜜柚作为贡品不仅实现了皇权的运作,而且通过权力的交换形成了中央、地方的权力关系及其再生产;贡品的权力象征性运作抑制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蜜柚作为贡品所经历的去商品化历程。第四章:封建制度在中国的终结使得蜜柚的“贡品”内涵失去意义,蜜柚再次落为地方产物。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代,农业学大寨活动、集体经济造成的农业生产单一性,使得蜜柚作为地方产物的特性开始消解。1984年,琯溪蜜柚发源地村民李亚信的首次种植蜜柚事件的产生,标志着个体能动性的显现以及传统性的再生。首种事件的成功直接促生了当地政府的介入,随之蜜柚作为地方的产物开始步入商品化的社会历程;商品化反过来造成当地农民被动性地介入市场经济。第五章:当地政府通过申请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直接介入到当地的蜜柚种植生产;政府以蜜柚节为文化展现平台不仅强化了其地方性,也加速商品化的进程;蜜柚节的举办间接呈现了琯溪蜜柚商品化和去商品化的双向互动过程。结论:琯溪蜜柚从贡品到商品的发展历程,不仅体现了其作为一个物所经历的去商品化、商品化和再商品化的发展历程,而且凝聚着当时特有的社会历史文化图景。琯溪蜜柚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国集权运作带给社会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凸显了作为社会中的个人时刻受到社会制度等结构性的影响;全球市场主义所带来的商品经济一方面带给人类物质丰富的生活,另一方面却极大地抹灭了人作为人的主体性,使人性价值逐步让位给追求利润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