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们国家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中存在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日益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此可见,社会治理创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发生深刻变化下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我国政府社会治理问题研究为题,查阅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理论联系实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对政府社会治理问题相关论域的研究、当前我国政府社会治理现状的分析,探索提高我国政府社会治理水平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了本篇文章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文献综述、国外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不足。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治理的概念,这引起了我国学术界很多学者的关注,大家从不同角度对社会治理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本人通过大量搜集、阅读相关资料,广泛涉猎不同学科关于这一问题的论述,从而整理出了社会治理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现状,因而对这一问题掌握的较全面,理解的较深刻,这也为后文的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政府社会治理问题相关论域。主要从政府社会治理概念的提出、政府社会治理的内涵分析、转型期对社会治理能力的需求等方面论述,深入地分析了社会治理概念的演变和提出,结合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治理这一问题的最新论述,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社会治理内涵,即:治理理念的人性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方式的多样化、治理目标的创新性。结合当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现状及发展程度,阐述了当今社会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新要求,即对政府的民主能力等政治能力、促进经济发展等经济能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部分,当前我国政府社会治理的现状分析。通过查阅资料总结了当前我国政府社会治理的成就,如政府的治理理念不断转变,政府对公共事业投入显著增加,政府的社会管理日趋法制化,政府积极致力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我国在培育社会自治方面有了长足进步等。通过社会调研、专家走访、学习思考,归纳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社会治理的主体较为单一,社会管理方式较为单一,社会管理职能错位,社会矛盾逐渐积累,利益诉求机制不畅,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社会治理的立法工作相对滞后等。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概括了我国政府社会治理不足的原因,如社会治理观念落后,政府的管理职能界定不清,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社会治理的运行机制不到位,社会治理的相关制度不健全等。目的是通过对现状的准确、全面的掌握和分析,来探索有效解决当前问题的途径。第四部分,提高我国政府社会治理水平的对策。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难点。通过上述对政府社会治理问题的理解和分析,全面可行的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树立社会治理新理念,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综合运用多种社会治理手段;加强法治建设,使政府的社会治理在法制轨道上运行;高度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进一步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健全群众权益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等八个方面展开了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结合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最新观点,特别重视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提高政府治理水平的价值和意义,即重视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内化,提出从法律法规层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等等。当然政府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需要我们持续的关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