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绒藏区小学阶段择校现象研究——以梭坡乡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dongyan900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个国家文明富强的基本保障,而基础教育又是教育发展的基石。然而近年来,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择校热屡禁不止。这种现象不仅给被择学校、学生家长带来了负担,也影响到了农村地区学生及学校的发展,它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梭坡乡的“择校”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不仅关系到城乡二元结构下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还关系到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研究意义。  笔者认为梭坡乡的“择校”问题的实质是对不同的文化资本进行选择及追求的体现,是在现行的社会制度下,通过教育场域中各种社会竞争来使优胜者获得较多的教育资源与机会,并通过教育利益的转换获得较好社会地位的过程。因此,笔者选择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的文化资本理论作为本文的研究理论基础。  本研究主要选择了田野考察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并辅以文献法、比较法等。田野考察法主要是在具有一定典型性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梭坡乡小学进行走访和调查,收集、整理择校的基本情况及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非均衡发展问题;文献法主要是针对当地学校教育的发展历史等历史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比较法主要是通过对不同主体、不同家庭对待择校的态度及选择做出比较。  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学校并非中立的机构,它作为文化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场域,复制主流文化的专有特权,通过以主流文化及城市工业文化为中心的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逐渐在教育中渗透的强势价值目标,不断地促成着对民族文化和地方性知识的价值消解。再通过经过教育选拔,将文化资本制度化为文凭,而文凭又对应着相应的社会职业及地位。由主流文化带来的经济利益及社会利益会促使人们对该文化资本的追逐,而处于非主流地位的乡村文化和民族文化则被进一步的边缘化了。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及对乡土社会的漠然是梭坡乡人们选择“择校”的根本原因。  教育机会成了人们相互争取的资源之一,然而我国教育资源分布并不均衡,城乡之间、东西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家长们相信就读于好的小学就意味着更容易接近拥有决定权的统治阶级主流社会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生活,有利于他们的学业成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实现向上的流动。因此,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成了梭坡乡“择校”的直接原因。  民族地区的儿童在早年的社会化过程中所积累的文化资本与学校传播的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直接导致了文化断层的出现,影响了学生在校的学校生活。一些家长一方面迫于无奈,一方面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选择了用藏语授课的小学,减少文化资本的差异性带来的不适,也是为今后在本土发展奠定基础,这也是择校产生的另一个原因。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以当代文化资本理论为主要分析框架,揭示已有的文化资本及由文化再生产到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对学校教育选择的制约性和功能,拓宽择校研究的知识基础。从实证角度对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择校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有助于深化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择校的内涵,从农村本位、民族本位提供线索,深化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的建构。
其他文献
在新年的爆竹声中时光的车轮复留印辙。《流行色》全体同仁豪情满怀的送走了金牛辞岁寒风尽的2009,迎来了瑞虎迎春喜气来的2010。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努力探求更大的突破与发展。岁月不居,天遭酬勤。回首2009,全球金融危机给时尚产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众多著名奢侈品牌倒闭,广告资金紧缩,面对种种困难,我刊仍秉承着“专业中的时尚,时尚中的专业”的办刊宗旨和服务大众的办刊态度,在中国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