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CNAG)脾胃虚寒证大鼠模型,并给予小建中汤干预,观察在炎症反应局部组织与免疫器官中,白介素-23/白介素-17(IL-23/IL-17)轴及其相关效应因子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小建中汤防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的SD大鼠90只,适应性喂养后随机分成6组(即模型组、空白组、阳性对照组和小建中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5只。除空白组以外,其余组别大鼠均采用饮食寒凉、饥饱失常、化学刺激等方法建立CNAG脾胃虚寒证大鼠模型。造模持续120天后,各组随机抽取大鼠3只,取胃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并判断模型是否成功。模型成功建立后,小建中汤各组给予相应浓度的小建中汤进行灌胃,阳性对照组则给予硫糖铝悬液灌胃,空白组以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持续15天。治疗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胃组织、脾组织和胸腺组织,Real Time Q-PCR法检测胃组织中IL-23、IL-17、CCR6、CCL20 mRNA的表达,以及脾脏、胸腺组织的IL-23、IL-17mRNA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对胃组织病理切片进行染色,并观察IL-23、IL-17、CCR6、CCL20的蛋白表达趋势。结果1.小建中汤对CNAG脾胃虚寒证大鼠体重的影响通过分析大鼠体重记录,发现小建中汤对CNAG脾胃虚寒证模型大鼠体重的增长有促进作用。2.小建中汤对CNAG脾胃虚寒证大鼠胃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通过观察HE染色结果发现,小建中汤给药15天后,大鼠胃粘膜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毛细血管扩张减轻,胃腺排列趋于整齐。3.小建中汤对CNAG脾胃虚寒证大鼠胃组织IL-23、IL-17、CCR6、CCL20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和Real Time Q-PCR检测大鼠胃组织IL-23、IL-17、CCR6、CCL20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发现,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中IL-23、IL-17、CCR6、CCL20mRNA表达升高(P<0.05),其蛋白表达水平亦呈升高趋势;与模型组相比较,小建中汤各给药组IL-23、IL-17、CCR6、CCL20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各剂量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4.小建中汤对CNAG脾胃虚寒证大鼠脾脏及胸腺组织IL-23、IL-17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在脾脏组织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23、IL-17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建中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IL-23、IL-17mRNA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其中以小建中汤低剂量组IL-23、IL-17mRNA表达水平的降低最为显著(P<0.01)。在胸腺组织中,模型组与空白组IL-23、IL-17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小建中汤各给药组IL-23、IL-17mRNA表达水平皆高于模型组和空白组(P<0.05),其中以低剂量组IL-23、IL-17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最为显著(P<0.05)。结论1.采用复合因素刺激(包括饮食寒凉、饥饱失常、化学刺激)SD大鼠持续120天,可以成功建立CNAG脾胃虚寒证模型。2.小建中汤能够有效治疗大鼠CNAG脾胃虚寒证,IL-23/IL-17轴及其相关效应因子(CCL20/CCR6)可能是其抑制CNAG脾胃虚寒证模型大鼠胃组织的局部炎症反应的通路之一。3.小建中汤可以调控CNAG脾胃虚寒证模型大鼠脾脏和胸腺组织中IL-23、IL-17的mRNA表达水平,且其调控趋势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侧面印证了IL-23/IL-17轴在炎症与免疫反应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双向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