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执行参与分配制度的完善——以执行分配异议为视角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mei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事执行参与分配制度(以下简称参与分配制度)是民事执行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指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其全部或主要财产已被一个人民法院因执行确定金钱给付的生效法律文书而查封、扣押或冻结,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或其他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在被执行人财产被执行完毕前,对该被执行人已经取得金钱债权执行依据的其他债权人可以执行法院申请对该被执行人的财产参与分配。  以实现申请人诉讼利益为目的的强制执行阶段,也是债权人之间利益争夺的战场。当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满足所有已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的债权时,如何协调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参与分配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参与分配的宗旨,首先在于使各债权人能够利用同一执行程序获得清偿,以节省执行时间和执行费用,其次才是使各债权人公平分担债务人迟延或不能清偿的风险的损失。关于参与分配制度我国目前主要采用混合原则(平等原则为主,优先原则为例外)的形式确定参与分配的原则、取得参与分配资格的前提是取得执行依据、允许已经起诉的债权人在“财产被清偿前”参与分配等。但是在具体的操作标准上,如已起诉未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能否取得参与分配资格、“财产被清偿前”如何界定等问题,尚存在一定的争论。  本文从参与分配的对象、申请参与分配的截止日期、分配顺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结合笔者所在Z省W市法院处理执行款分配异议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案例,提出以限定申请参与分配截止日期、建立有限提存制度、建立权利审查制度、规范优先权的范围及分配顺序、确立法院的告知义务、建立举报有限奖励机制等方式解决民事执行参与分配制度存在的不足,以期实现对其的完善。
其他文献
“坚持效率、公正、廉洁相统一,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与加快援建工作进度相统一。”去年一进驻彭州。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就将这些要求明确摆在了前方指挥部的面前。福建援建前方指挥部的监督检查人员率先垂范、大胆履职,为援建工程构建起一道道牢不可破的“护廉网”。  距去年11月份开工仅9个月的时间,福建就将宽敞明亮的9所学校这份厚礼送给了彭州市的孩子们,让他们9月1日如期开学0其中5所学校被四川省确认为2D09
机组启动后的轻微、短暂碰磨故障只在机械运动件和静止件碰磨的瞬间出现一段故障信息,一般方法很难精确定位故障发生的准确时间区间。利用小波去噪与小波奇异性检测相结合的
外交保护制度源于习惯国际法规则,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西方列强经常以外交保护为借口干涉弱国的内政。在外交保护制度产生之初,国际法并没有宣布武力非法。因此,历史上发生过
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是一个富有无穷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的问题。公众参与立法是指一般公民通过介入立法过程,对法律的制定及其结果施加影响的活动,是实现立法民主目标的可行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