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保护策略的天然及生物重要性硫酸化寡糖的全合成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生物系统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胞、病毒表面的“糖链”参与了重要的生命过程,而寡糖对于解决病毒和细菌感染、寄生虫侵染、癌症等重大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糖生物学研究的主要“瓶颈”是难以从自然界获得纯净、结构明确的寡糖。在很多情况下,化学合成是几乎唯一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复杂寡糖化学合成的难度和挑战始终制约着糖生物学的发展。由于寡糖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化学和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控制等难题是寡糖合成中常常遇到的关键挑战。寡糖的化学合成始终缺乏普适的方法和有效的工具,任何一个寡糖的化学合成都是独立的研究课题,并且可能耗时数月、甚至数年。近年来,化学家已经发展了越来越多的方法用以组装寡糖。尽管如此,寡糖的化学合成依然遗留了很多科学难题和极端消耗时间等问题。目前,复杂寡糖的合成仍然只能由高度专业化的糖化学小组来完成。硫酸化寡糖是一类分布广泛、结构复杂多样的分子,主要包括:海洋岩藻多糖类、葡胺聚糖类。由于具有广泛的生物功能和复杂的分子结构,硫酸化寡糖已逐渐成为糖化学领域的“热门”合成目标。本论文主要研究天然及具有重要生物意义的硫酸化寡糖的全合成,通过发展有效的合成策略和方法,实现目标分子的高效、高立体选择性合成,并解决合成中出现的化学问题。第二章中,报道了褐藻Sargassum polycystum多糖中稀有序列的硫酸化半乳岩藻四糖的首次全合成。目标分子具有新颖的结构特征,包括核心部分的稀有的[→2)-α-D-Galp-(1→]单元以及4个连续的1,2-cis糖苷键,这些也导致了其化学合成的难点和挑战。通过发展正交保护的合成砌块,以及从4个单糖砌块起始的[2+2]汇聚式组装策略,高效、高立体选择性地完成了目标硫酸化四糖的全合成,实现了连续多个1,2-cis-α-糖苷键的立体选择性构建。合成线路总步骤35步(最长线性步骤15步)。关键性地,我们发展了正交保护的D-半乳糖砌块,通过4-OAc远邻基参与作用实现了1,2-cis-α-半乳糖苷键的立体选择性构建,通过2-OPMB临时保护基实现了糖链增长。此外,通过合理设计的L-岩藻糖砌块和糖基化反应条件,并结合糖基化反应的溶剂效应等,实现了连续多个1,2-cis-α-糖苷键的立体选择性构建。通过亚胺酸酯给体和1-硫苷受体的正交糖基化,构建了非还原端的岩藻二糖硫苷,免去了相应的保护基转化。综合运用现代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完成了目标分子及合成中间体中所有’H、13C信号的完全归属,证实了四糖中1个(1→2)-和2个(1→3)-糖苷键连接,对4个连续的1,2-cis-α-糖苷键的构型进行了确定。第三章中,报道了酵母菌Pichia holstii NRRL Y-2448细胞外磷酰甘露五糖的首次全合成。通过发展保护基和寡糖组装策略,高效、高立体选择性地完成了目标磷酰五糖的全合成。此外,通过目标五糖的硫酸化修饰,制备了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活性的高度硫酸化衍生物。为了构建α-(1→3)-连接的核心寡糖链,我们在初期设计并依次尝试了“基于预活化的连续糖基化”和“以硫苷为给体的汇聚式组装”等组装策略,但都未获得成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α-(1→3)-连接的甘露二糖硫苷具有异常低的活性。通过机理探讨和计算化学研究,我们首次发现并提出了由α-(1→3)-糖苷键连接导致的“去武装扭转效应”。基于上述因素,我们发展了“还原端起始的迭代糖基化策略”,用以构建目标五糖中α-(1→3)-连接的核心寡糖链。对于酵母Pichia holstii NRRL Y-2448细胞外磷酰甘露五糖的全合成,我们采用上述策略,依次组装还原端砌块、正交保护的核心硫苷砌块、非还原端砌块,通过若干个迭代的“糖基化组装-脱保护”循环,得到全保护的五糖中间体。通过选择性脱除6v-OLev保护基,再进行磷酰基的后期引入。最后,通过脱乙酰基、脱硅基、脱除苄基等过程,完成了目标磷酰甘露五糖的首次全合成。线路总步骤34步(最长线性步骤21步)。我们采用现代二维核磁技术对目标分子进行了结构分析。第四章,发展了基于正交保护的模块化系统合成策略,用于合成结构多样性的硫酸化甘露寡糖。在第三章的Pichia holstii NRRL Y-2448磷酰甘露五糖的全合成研究中,我们发展了正交保护的合成砌块和“还原端起始的迭代糖基化”策略。在此基础上,我们发展了“模块化系统合成策略”:首先,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构建正交保护的甘露单糖砌块库,采用统一化的糖基化方法组装寡糖链,再通过正交去保护和硫酸化修饰,用以合成具有不同结构特征、不同硫酸化组合的甘露寡糖类似物。对其抗肿瘤血管生成活性进行初步研究。通过模块化系统合成策略,我们合成了若干个具有特征结构的硫酸化甘露寡糖:1)含α-(1→3)/(1→2)-糖苷键连接的高度硫酸化甘露寡糖;2)含α-(1→3)/(1→2)-糖苷键连接的低硫酸化程度的甘露寡糖;3)含α-(1→4)./1→2)-糖苷键连接的硫酸化甘露寡糖;4)含α-(1→3)/(1→6)-糖苷键连接的支链硫酸化甘露寡糖。此外,我们还合成了:1)含有α-(1→4)/(1→6)/(1→3)-和β-(1→3)-糖苷键连接的甘露寡糖前体;2)含α-(1→6)/(1→6)/(1→3)-糖苷键连接的支链甘露五糖前体。初步显示了“模块化系统合成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硫酸化甘露寡糖相关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活性研究正在进行中,初步的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微管生成活性。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简单分析了两种体系转换顺序方案,对两种方案进行结构有限元分析计算比较结果,选择一种较优的体系转换顺序方案。
脑震荡病是人体头部、颈椎或全身的震动力引起颅腔部受到一定的震动感所导致大脑或小脑的轻微移动后出现的头疼、恶心、头晕、头昏、耳鸣、眼花等一系列的症状的病症.蒙医震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