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描述了产自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泥盆世晚期(Givetian)呼吉尔斯特组上段中的Aneurophyton和Tetraxylopteris2属3个种的前裸子植物,其中包括2个新种和1个未定种Tetraxylopteris sp.。 Aneurophyton属的一个新种被定名为A.doui sp.nov.,该植物至少具四级枝系,二级轴以V字形成对螺旋着生于一级轴上,从二级轴开始,所有轴均以二歧分叉的形式产生高级轴;其营养附属物着生于三级和四级轴上,三次二歧分叉;繁殖器官着生于三级和四级轴上,以着生互生/对生二列式孢子囊的弯臂为基本单元,组成羽状分枝的系统。该植物与属模式A.germanicum的繁殖器官基本单元相同,不同点在于基本单元组合时的分枝方式,前者为羽状分枝,后者多为二歧分叉,并据此对Aneurophyton的属征进行修订,将该植物定为一个新种。 Tetraxylopteris的一个新种被定名为T.xinjiangensis sp.nov.,该植物具茎干和两级枝系,营养附属物在茎干和各级轴上均有着生,茎干以互生方式产生一级轴,其余级轴及营养附属物均以交互对生方式着生;营养附属物一至五次二歧分叉;繁殖器官的枝系两次二歧分叉后一次羽状分枝,继而连续二至三次二歧分叉,孢子囊顶生。该植物交互对生的枝系和复杂的繁殖器官符合属征,但以高级繁殖器官轴二歧分叉等特征而不同于Tetraxylopteris中已知的另两个种,故定为一个新种。 另外,也识别出了Textraxylopteris属的一个未定种,该未定种只保存有营养部分标本,以营养附属物不分叉为特征,并以此区别于T.xinjiangensis。尽管两者产出于同一层位,前者可能代表后者植物的某一部分,但是,目前缺少两者直接连生的化石证据,故暂将其定为一个未定种。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材料的研究,对比研究了无脉树目中3个重要属Aneurophyton、Rellimia和Tetraxylopteris的繁殖器官特征,本文认为:在早期前裸子植物的繁殖器官中,二歧分叉出现的频率越高,该种植物越原始,反之则越进化;已知无脉树目的Aneurophyton、Rellimia和Tetraxylopteris处于相近的进化水平;推测:前裸子植物的最早期类型在早泥盆世Pragian期或更早可能已经出现。分析了无脉树目的散播方式,提出:无脉树目植物从早—中泥盆世冈瓦纳古陆西北部起源,到中—晚泥盆世时,广泛散播到各个陆块。参照中—晚泥盆世古地理图,新疆北部地区是一系列相对分离的火山岛弧,它们可能充当了西伯利亚陆块和冈瓦纳东北缘之间的大陆桥,极大地促进了无脉树目植物的散播。 呼吉尔斯特植物群是我国新疆北部中泥盆世晚期的一个特有植物群,不但具有一定量的地方型分子,还发育广布型植物中的特化型分子。该植物群以石松类为主,发育有前裸子植物、早期似蕨类和工蕨植物。尽管呼吉尔斯特植物群与欧美同期植物群同样具有构成早期局部森林的植物,但是两者在冠层植物的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在:呼吉尔斯特植物群的冠层植物是石松植物。 以呼吉尔斯特组岩石特征为基础,结合煤层研究和植物特征分析,本文初步探讨了呼吉尔斯特组上段的沉积环境,提出:呼吉尔斯特组上段可能是陆相沉积的产物,代表了河流相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