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文学和中国电影携手走过一个多世纪的光阴,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二者共同见证了文学向影视化转换的过程。文字的数字化转变现在仍在继续,并且不断升级,在未来这将成为一种趋势。实际上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之间本来就存在互通的关系,国内外很多优秀的电影、电视剧作品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比如《骆驼祥子》、《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都是根据知名作家的作品改编的。当然文学与影视之间的改编不是单向的,也有很多的影视作品被改编成为小说。从素材提供角度来说,优秀的作品都是优质剧本的雏形,只要有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影视作品就有源源不断的素材。从受众的角度而言,文学作品的影视化呈现,也给读者(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阅读体验都会因此得到升华,这是与文本阅读完全不同的两种感受。随着消费经济时代的到来,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大众消费文化受到观众越来越多的喜爱。正因如此需要更多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其提供素材,而且二者之间的转化越来越自如。这种现象的白热化不可避免的将文学作品影视化的问题推倒了风口浪尖。文学的影视化改编实际上就是顺应感性主义时代到来的产物。虽然对文学作品进行影视改编确实提升了文学作品的艺术造诣,但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并非所有的改编都是成功的。尤其是80年代以后,文学作品改编因为过于商业化和娱乐化而被诟病,甚至有些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视剧直接被评为败笔,甚至还会影响原著的艺术价值。所以说对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并不完全是利好的,也有不利的一面。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即影视化改编对文学作品的影响。本文本着凡事均具有两面性的原则,来分析当代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现象,分析影视化改编对文学作品的发展有哪些积极的影响,有哪些消极的影响,并通过提出建议减少消极影响的产生。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当代文学影视化发展的背景和现状,说明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就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简单介绍本文的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回顾了我国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发展历程,然后从语图的角度来探讨文学与影视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三章论述了影视化发展对当代文学的有利影响,认为从产业链发展的角度来讲,影视化的带动在文学传播方面发挥了有利作用,让很多名不见经传的作家和作品有了曝光的机会。另外从审美的角度来讲,影视通过图像、声音、色彩等一系列动态的感官刺激扩容了纯文本的审美空间,而且这种审美体验更加直观,观众更容易接受,让文学从小众艺术发展成为大众艺术;第四章分析但是影视化对当代文学发展的不利影响。本文认为对文学作品的改编会比较多的体现导演和编剧的主观意志,如果对原著的把握不够到位,会对原著的艺术性造成一定的损害。另外,当代人们习惯于通过影像去了解文学,人们长期的被动接受直观的影像会导致想象能力迟钝萎缩,想象受到了限制。此外,文学作品影视剧改编让文学创作越来越多的加重商业化色彩,作家创作甚至以迎合影视化改变为目的,抄袭、复制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作家的创作力不断退化。过度的娱乐化导致了文学的堕落。第五章是对本文的总结,通过影视化对当代文学的利弊分析,本文认为文学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作家的创作力,与影视联姻只是一种辅助的推动。在文学和影视互动的过程中,必须保持两种艺术的独立性,以平等的关系展开对话,这样才能保证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质量的整体提升,富有创造力的高质量文学作品才能推动传统文学产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