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传统——论新时期小说中的传统性因素及其影响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t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时期文学演化的历史中,与现代性衍进的思想文化线索并行的,还有传统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它们相互激荡、相生相克。本文侧重考察新时期小说中的传统性因素及其影响,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整体的通览总观,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与阐释。  首先,在时代语境中考察传统与反传统的相互激荡、交替衍生,它表现为“文化大革命”中的“大革文化的命”,又表现为激进的反传统过后的“文化热”和“寻根文学”勃兴,接着发展深化为“本土性”写作与“汉语写作”的自觉。  其次,检视新时期小说创作的传统资源与创化,诸如对作为文化主脉的儒释道文化的疏通,对民间文化、地域文化及特殊文化的多元呈现,还表现为东方神秘文化的复归与再现。  再次,从人本和文本两个层面,具体考察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对作家文学精神的化育,对作品中文化人格形象的塑造,以及在文体与语言层面的“通古会今”,在这一过程中力图完成从宏观现象到创作实践及具体文本的对接。  最后,总结一些带规律性的现象和揭示一些重要命题:诸如回归传统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以及与世界文学的应对等。总之,从整体上研究传统性因素在新时期小说中的存在方式及其对新时期小说文本和创作主体产生的影响,这也是一个没有完结的历史进程和书写过程。
其他文献
从历史的角度看,历史上对李白及其诗歌的评论一直存在着正反两种观点,但传统的李白研究基本上都注重于对正面的评论的分析,而基本上完全忽视了反面观点的存在,这就使得传统的
汉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影响力可谓深远,学界对汉代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赋、汉乐府以及《古诗十九首》方面,而对汉代楚声歌诗的研究并未给予过多注视,虽有著
《毛诗稽古编》是陈启源历经十四年写作而成的,是清初学者研究《诗经》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毛诗》训诂学的研究成果,问世以来一直为学术界所推崇。本文主要从训诂与校勘两个方面
初级阶段泰国汉语学习者常用泰语语音代替汉语语音,这是由于受到母语负迁移作用的影响。从汉泰语音韵母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汉语与泰语语音并不是完全一样,因而教师在汉语语音教学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文坛出现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新型的文学作品,其共同特征是把大容量的历史内容框限在较小的篇幅之中。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小型化史诗”或“大规模集成小说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其中短信业务也是非常受欢迎的.而且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已经覆盖全国,是目前较为稳定的移动通信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