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至39岁人群体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jnb200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据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选取山西省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中2005、2010年山西省20-39岁成年人群体质状况与2005、2010年山西省经济年鉴相关经济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20-39岁成年人群的体质数据,探究体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形态方面,男性20-39岁人群在体型、身体密度、肥胖程度上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女性25-29岁组和30-34岁组的女性人群中,她们总体在身高上呈增长趋势,体重、BMI指数、胸围等指标增长也较为明显,有显著差异性。在机能方面,2010年20-39岁男性机能呈下降状态;女性25-29岁组以及30-34岁组在各个指标上都存在差异性,除肺活量有所增加外,其余各项身体机能指标都呈现下降状态。在素质方面,2010年20-39岁全体在背力指标上,均出现显著性增加;25-39岁三个年龄段在握力指标上出现显著性下降,20-39岁女子全体各项素质都呈降低趋势。国民体质和社会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的工作习惯及环境改变,造成了腰围和臀围的大幅增加;在学习、工作上压力的增大,体育锻炼方面的缺乏,造成了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出现了下降的现象,同时肺活量大幅度下降。高科技产品及自动化,使人们动手动脑能力减弱导致了人体肌肉的柔韧性、力量与机体的灵敏性发生了衰退。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了如下建议:1.社会经济发展对体质影响,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后天因素而改变的,应当更深入和准确的探讨体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两者间存在的内在关系,并在制定全面体质发展规划时,考虑到社会经济水平对体质各构成部分的影响。2.宣扬正确的文化导向,引导人们养成科学的饮食观、消费观、教育观、体育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应对因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们体质带来的消极影响。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的体育服务业,加大体育设施的建设,树立良好的体育风尚,让终身体育思想传播深入人心。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日益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世界各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热情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现代化已然成为国际高等教
期刊
随着全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体育社团作为区别于班级的体育学习团体在学生群体活动开展,使得“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健康
网球比赛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就是发球,优秀的网球选手能利用高速、精准的发球直接得分或者能建立得分优势。排名在世界前十的运动员几乎每一位都有很好的发球,而发球是中国网球
KAB(KnowaboutBusiness,下文均使用其简称KAB),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劳动组织为培养青少年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公益教育项目。目前,该项目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
期刊
中国自改革开放开始,对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视就在不断的增强,尤其是在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这种对于体育的社会热潮达到了巅峰。在发展的近10年时间中,我国社会各界纷纷积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对社会信用这一问题非常关注。目前,社会信用相关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个人信用、政府信用和企业信用。但是这三方面的研究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