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经历了原始雏形、成形和定性的缓慢发展过程。在古代建筑体系中,佛寺建筑是其重要的一种类型,汉代、唐代和明清是中国历史的巨大发展时期,与之同步的建筑也成为各阶段的发展高潮,建筑技术、建筑艺术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佛教根据流行的地区可分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小乘佛教等,但在国内主要还是以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为主。汉、藏两种佛寺从空间、结构、装饰、色彩上可以说是大相径庭,所以本文把这两种佛寺建筑当成两条线分开论述。但因佛教本是从印度传至中国,主流一致的原因,这两类佛寺建筑也有相同之处。就目前而言,我国正经历着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日益发展,国力的日益强大,不仅仅使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同时也使传统中的文化内涵从最初的淡化和流失,到现在视野回归。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元素成为各种时尚潮流的宠儿,传统节日也在呼吁声中从边缘走到法定假日,这都在说明着,我们的民族在经历长时期的文化断裂之后,终于开始寻回自己的文化之根,这是国力强盛下的必然,更是民族文化心理的需要。
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针对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佛教--其现世的主要形式佛寺建筑的装饰色彩进行研究。佛门净土并不是孤立的存在,相反的它与社会文化、风俗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建筑形式、色彩装饰都有着浓郁的哲学思想、心理寓意、文化象征。笔者试图通过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建筑的地域性差别,探讨地域性佛寺建筑的装饰艺术和色彩艺术,挖掘它们的美学价值及哲学思想,寻找对当代居住建筑色彩设计的启示。
在提倡“宜居”的今天,“宜居”无外乎“宜人”,佛教建筑通过千年的沉淀,其建筑装饰艺术以及色彩蕴含了大量地方历史、地理、人文景观、传统宗教、文化、社会风俗等信息的载体,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符合民族文化的独特的精神和物质双重价值功能。而在目前,这份丰厚的文化土壤并没有得到有效挖掘,如何有效的吸取和扬弃佛教建筑装饰色彩运用,笔者期待通过本文的探讨和总结,能对我国部分地区城市建设不同设计领域应用有一定的启迪和指导意义,寻找适于今日居住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