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立足于多维度评价幸福感角度,拟从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多维度整合视角,探究三种幸福感的结构关系。描述大学生应对方式、积极率(positivity ratio)与幸福感全貌(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及社会幸福感)的基本状况及人口统计学差异。同时考察不同类型的应对方式对幸福感的影响及影响机制,以期为今后高校通过培养大学生有效的应对方式,提升大学生的积极率水平,全面实现大学生的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思路。本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研究一:大学生幸福感结构模型探究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选取浙江省某高校41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幸福感问卷》中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部分及《社会幸福感问卷》分别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及社会幸福感进行调查,分析三种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该研究主要是对三种幸福感的整合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讨大学生幸福感的结构模型。(2)研究二:大学生应对方式、积极率(positivity ratio)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以研究一中三种幸福感整合的结果为实证依据,运用《综合幸福感问卷》、《社会幸福感问卷》、《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量表》、《应对方式问卷》作为评估工具,采用随机取样方式,对浙江省三所高校共4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究大学生应对方式、积极率(positivityratio)、幸福感的现状及三者的关系,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积极率(positivity ratio)在应对方式和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该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的应对方式对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得到如下结论:1、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是相互联系又独立的结构,三者共同构成了幸福感的结构模型。2、大学生三种幸福感状态处于一般水平之上,大学生积极率平均水平为1.9:1,该值低于已有研究提出的最佳配比3:1,但与正常人2:1的情绪配比接近,大学生倾向使用较为积极的应对方式。3、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总分在人口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性别、年级差异,女生积极应对方式要好于男生,四年级大学生运用积极应对方式的现象要好于其他年级;大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存在年级差异,三、四年级大学生消极应对方式得分要高于一、二年级大学生;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存在年级差异,四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年级;担任班干部大学生的社会幸福感水平明显高于未担任班干部者。4、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及社会幸福感显著正相关,且积极应对方式对三者有预测作用。5、大学生的积极率对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及社会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6、大学生积极率在积极应对方式与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本研究根据研究结论为学校提升大学生幸福感提供了建议,并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