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唇腭裂是人类出生缺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病率随着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而不同,有一定差异性,平均是1.42‰。在我国高发,发生率约为1.82‰,位于先天性畸形的首位。唇腭裂是一种多基因易感性疾病;是基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造成的,而且在不同背景下的基因表现型不同,因此发病因素非常复杂,发生机制到目前仍未明确。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目前国外对畸形发生学的研究已开始从基因水平探讨其发病原因和机理。在腭器官发育过程中,腭中嵴上皮(middle edge epithelial,MEE)细胞有其固定的转归形式,而其转归形式的改变可能与腭裂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外源性致畸物质可能影响了MEE细胞的正常转归而导致腭裂。在已知的能诱发腭裂的致畸物质中,维甲酸(retinoic acid,RA)是致畸作用比较显著的一种。有学者认为,过量的RA影响了MEE细胞的转归并抑制了间充质(embryonic palatal mesenchymae,EPM)细胞的增殖,而导致腭裂。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属于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促进多种细胞增殖分化的低分子多肽。研究发现EGF与的腭裂形成的关系密切,但其确切的机制尚不明确。Abbott等发现在胚龄12-15天的小鼠腭突中均有EGF表达,而且随着发育的进展EGF在腭突上皮和间充质中的时空表达亦在变化。体外实验发现EGF可以在促进鼠胚胎MEE和EPM的增殖。角蛋白5(Keratin5,K5)是角蛋白家族中的Ⅱ型角蛋白。其分子量为58KDa。K5主要表达于复层上皮的基底细胞,称为基底层标志角蛋白。有研究发现K5在腭突发育的过程中在腭突上皮细胞中有特异性表达。目前国内有关于K5在腭突的表达的研究的报道很少。本次实验中,应用稳定的腭裂畸形的动物模型体系等,通过观测EGF和K5在腭突中的表达情况,探索唇腭裂畸形的发病机制以及为以后的实验及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已建立的RA诱导的腭裂小鼠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GF及K5在GD14d、GD15d及GD16d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腭突中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和分布变化(Gestation day,GD)。结果:1.在GD14-GD15的对照组小鼠腭突发育过程中,在MEE细胞发育中,EGF始终有表达,直至双侧腭突融合而MEE细胞发生细胞凋亡,EGF在GD15水平融合期的MEE细胞中表达开始下降;GD14与GD16口腔侧上皮强于鼻腔侧上皮;在EPM细胞发育中,EGF始终有表达,在GD15时,EPM中EGF的表达开始下降。2.实验组中,在GD15时,MEE细胞中EGF表达增强并高于对照组。在GD14时,EPM中EGF表达减弱。3.在GD14-GD15的对照组小鼠腭突发育过程中,在MEE细胞发育中,K5始终有表达,直至双侧腭突融合而MEE细胞发生细胞凋亡,K5在GD15水平融合期的MEE细胞中表达上升。4.实验组中,在GD14-GD15时,MEE中K5的表达强于对照组并且在这两个时期,K5的表达程度没有发生变化。结论:1.在水平融合期(GD15),实验组中EGF的表达发生上调,可能促进MEE细胞的异常增殖进而妨碍了MEE细胞的分化和转归,进而诱发腭裂。2.在接触融合期(GD15),K5在正常对照组MEE细胞中表达水平上调,而在未发生接触融合的实验组MEE细胞中K5水平未见上调,提示K5可以作为发生融合的MEE细胞的标志性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