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鄱阳湖区分布的泥鳅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描述,同时采用微卫星DNA分析和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比较分析方法,进一步从DNA水平上对鄱阳湖区的泥鳅的遗传结构和分子遗传标记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鄱阳湖泥鳅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对分布于江西鄱阳湖地区的三种不同斑纹泥鳅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和体色的变化做了初步的研究。根据体色可将其分为大花斑泥鳅、小花斑泥鳅及无花斑泥鳅三种,观察了大花斑泥鳅体色、斑纹大小和数目的变化。可数可量性状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斑纹泥鳅之间形态学上差异不显著。对大花斑泥鳅体表性状进行了两周的观察,发现大花斑泥鳅的斑纹颜色在开始的一周时间之内会随着自身的体色而降低,但是在两周的时间以后就没有明显的变化,而泥鳅身体上斑纹的大小和斑纹的数目没有变化。其次,应用SSR标记技术分析鄱阳湖地区的三种不同斑纹的泥鳅的遗传差异。利用6对特异性引物,在3种斑纹泥鳅中共获得67个微卫星位点,其中在大花斑泥鳅中多态性位点为45个,多态性比例为67.16%,小花斑泥鳅的多态性位点为39个,多态性比例为58.21%,无花斑泥鳅多态性位点为15,多态性比例为22.39%。大、小、无三种斑纹泥鳅的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1554、0.1799、0.085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0.2737、0.3626、0.1989。分析显示三种花斑泥鳅的遗传多样性很低,其中无花斑泥鳅尤甚。大花斑与小花斑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9676,遗传距离为0.0329;大花斑与无花斑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9449,遗传距离为0.0567;小花斑与无花斑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9706,遗传距离为0.0299。从Nei的遗传距离得到的系统聚类树状图显示小花斑泥鳅和无小花斑泥鳅先聚在一起,然后再和大花斑泥鳅聚在一起,结果显示小、无花斑亲缘关系更近。第三、利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对鄱阳湖三种斑纹泥鳅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以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了1140bp的基因全序列。结果显示,在获得的28个个体中,共检测到130个变异位点,有13种单倍型,其中有2种单倍型是三种斑纹泥鳅共享单倍型,大花斑泥鳅有6种特有单倍型,而小花斑和无花斑泥鳅分别拥有1和2种特有单倍型。MP法和NJ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显示大花斑泥鳅中的四种单倍型以很高的置信度聚成两支。三种斑纹泥鳅之间的遗传距离距离显示,小花斑泥鳅与无花斑泥鳅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145,大花斑泥鳅与小花斑泥鳅和无花斑泥鳅的遗传距离相对比较大,分别为0.0626和0.0623。通过最小遗传距离进化树显示,小花斑泥鳅与无花斑泥鳅首先类聚在一起,再与大花斑泥鳅类聚。这与SSR的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泥鳅存在多种不同的体色,初步选育研究表明它们具有较为稳定的遗传特征,属质量性状遗传。结果同时暗示,鄱阳湖区泥鳅的这些特征可能存在种群混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