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登陆热带气旋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tr12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渤海登陆热带气旋是指经过黄海、渤海并在我国的华北、东北区域或朝鲜半岛中北部西岸沿海登陆并对我国产生天气影响的热带气旋。 本文应用中国气象局的热带气旋年鉴资料、ECMWF的客观分析资料和NCEP的卫星反演SST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合成分析,对比分析和理论推导的方法,总结了此类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揭示了高空急流和黄渤海海域的海温作为环境影响因子对其路径、结构和强度产生的影响,给出了高空急流对黄渤海登陆热带气旋影响的概念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黄渤海登陆热带气旋年际分布不均,月际分布呈双峰特征;在其登陆时强度大大衰减;路径以登陆转向和登陆消失为主;平均转向点纬度在32°N;源地比西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平均源地偏北一些;半数黄渤海登陆热带气旋会在陆地上发生变性,其中变性后增强的热带气旋维持时间较长。 黄渤海登陆热带气旋的路径的趋势与非纬向高空急流有密切关系。当急流非纬向性强时,它的运动趋势是北行并向急流轴最大风速中心靠近;当急流纬向性强时,它的运动趋势是东北行并向纬向急流轴最大风速中心靠近。热带气旋北行时,近地面层水平风场出现强风速双中心结构;东北行时出现强风速单中心非对称结构。热带气旋水平运动结构的变化与热带气旋与急流相互作用产生垂直运动的偏心增长有关。受到高空急流影响后,在热带气旋中心与上升运动中心连线的延长线上有新的水平风速中心出现。 SST场对黄渤海登陆热带气旋的影响作用体现在:在黄渤海海区的较强的(>1℃)SST正距平中心和渤海北部海域的SST正距平区是黄渤海登陆TC出现北行路径必要条件。所有的黄渤海登陆热带气旋个例过程发生之前均有一个关键区的SST距平上升过程。当关键区SST距平处在波峰位置时,热带气旋易有东北行路径;当关键区SST距平开始下降后,热带气旋易有北行路径。 在黄渤海区域,由SST确定的最大可能强度为黄渤海登陆热带气旋强度的“上限函数”。只有30%黄渤海热带气旋强度能够达到最大可能强度的一半,1%能够达到最大可能强度的五分之四。热带气旋北上进入黄渤海区域以后,强度的衰减率大于在世界其他大洋区的平均衰减率。
其他文献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之基础,党的基层组织的地位与作用是这一伟大工程的基础之基础,研究好这个问题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前提性、基础性的意义。笔者
本文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开发的地球气候系统模式((CommunityEarth System Model,CESM1.0),研究了陆地地形改变后对平板世界的气候平均态、经圈环流、经向热量输送以
本文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主要指东营市境内)1971~2004年日降水量资料、1990~2005年暴雨过程前一日的500hPa、700hPa、850hPa高空图和地面天气图资料以及暴雨个例中的雷达回波资
ENSO是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的合称,海气相互作用的极端事件,“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分别为ENSO暖事件和冷事件,它与全世界许多地区的气候过程紧密相关。海平面温度SST资料是一
北京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其西部、北部和东北部均为山地地形,东南部为开阔的平原;复杂的局地地形以及显著的城市效应,使得北京在暖季(5-9月)常有雷暴天气发生,并伴有强烈的闪电活
本研究利用①铁岭市1960~2004年间四个气象观测站的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以及初终霜、无霜期、积温、春季透雨等资料,②SST月平均资料,资料长度为196
传媒的不断发展使媒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大众传媒的侧重点发生改变开始为了迎合市场而片面的改变传播方针和传播内容,导致当前我国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失调。本文主要从大众
本文利用1959-2003年无锡市及其所辖的江阴市和宜兴市等三个站的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谐波分解、相关分析、小波分析、滑动t—检验、阈值检测方法、带通滤波等统计诊断
作为毛氏家族的第20代子孙,毛泽东在韶山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他出生时,韶山毛氏家族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家族的传统精神经过长时期的磨砺而积淀下来,并深深地溶入毛家人的血液
家电服务在整个产业链条上的作用经过2016年有了巨大的变化,在创业的过程中逐步明白了商业本质,也清楚的定位了自己,做好“服务商”的角色。即自己打造产品,服务品牌从“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