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土壤钼主要为铁氧化物吸附的观点,本研究采集了三种含铁量较高的可变电荷土壤:红壤、紫色土和水稻土。通过吸附动力学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红壤钼吸附过程和不同因素对土壤钼吸附过程的影响:包括不同初始钼酸根浓度和不同阴离子存在条件下,红壤-钼的吸附过程;并根据三种土壤的理化性质,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土壤钼的吸附过程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添加碳酸钙的方式研究不同pH下三种土壤钼的吸附情况。为了进一步分析土壤钼的吸附解吸情况,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实验-传统吸附热力学分析,探讨了三种土壤钼吸附的主要机制和不同因素的影响情况。最后,采用三种溶液(NaNO3溶液、草酸溶液和Tamm溶液)解吸不同铝吸附量的三种土壤,分析了植物根系附近土壤钼吸附/解吸可能存在的主要行为。在不同初始MoO42-离子浓度和不同竞争离子存在的条件下,拟合红壤钼吸附过程发现:LJ方程和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红壤对MoO。2-离子的吸附,说明红壤中可变电荷胶粒(针铁矿等)和溶液MoO42-离子的吸附过程可能存在静电吸附和形成内层配合物的过程。等物质量浓度不同阴离子对红壤吸附MoO42-离子的影响顺序为PO43->SeO32->SO42->Cl->SeO42->NO3-。比较红壤、紫色土和水稻土的钼吸附过程,发现紫色土和水稻土对钼的吸附能力较差。添加CaCO3后,三种土壤的钼吸附能力下降,其中,水稻土对钼的吸附能力最差。由等温吸附试验发现Freundlich方程能较好地描述土壤钼吸附过程。通过模型参数的计算:红壤对M0042-的吸附能力最强,紫色土次之,水稻土最弱。通过四种热力学算法得到的热力学参数不尽相同,甚至违背热力学定律,传统热力学算法不适合描述土壤重金属吸附体系。加入草酸溶液、NaNO3溶液和Tamm溶液解吸三种土壤中的钼发现:Tamm溶液能解吸90%以上土壤外源添加钼,这可能进一步验证了铁氧化物对M0042-离子的吸附是以静电吸附为基础的观点;对于红壤和紫色土而言,草酸解吸的土壤钼多于NaNO3溶液解吸的铝,水稻土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