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目的主要是研究韩国学生学习和习得汉语离合动词时遇到的母语负迁移和认知机制,从而找到其中带有规律性的对比性偏误,并且探索有针对性的汉语离合动词教学模式,旨在为以韩国学生为教学对象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全文论述得出以下结论:1.汉语动宾式离合动词在韩语里对应为两大形式,即单个动词和词组结构,并且对应于韩语及物动词的汉语离合动词,由于它们的词性不同容易导致韩国学生产生比附性偏误。2.韩国学生在习得汉语动宾式动词上常见的词性偏误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当动宾式离合动词中的“V”涉及到动作对象时,要用离合词的扩展式。而韩国学生常常把“V”所涉及的动作对象加在动宾式离合动词的后面,造出病句。另一种是把不及物动词看作了及物动词,后面加了受事宾语,造成偏误。3.从偏误产生的认知机制方面考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输入、学习者的认知学习机制和母语负迁移等认知因素都影响学生掌握和运用汉语离合动词,从而导致他们产生偏误。4.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两种汉语离合动词教学构想:结合汉语介词的对韩汉语离合动词教学模式;加强汉语离合动词的语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