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营企业是自主创新的积极实践者和新兴生力军,民营企业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政府采购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民营企业友好的政府采购政策可以有力地促进民营企业发展。通过政府采购政策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实践科学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以“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为研究主题,紧扣政府采购政策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多重效应,比较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政府采购理论与政策实践中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建议。本文的主要章节安排是:第一章简介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第二章综述了政府采购理论与政策的发展现状,界定了政府采购等相关概念,评介了关于政府采购政策的理论研究进展,描述了政策采购政策的实施现状,并对国内外政府采购政策进行了比较评价;第三章以政府采购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机制为主线,建立了一个概念性分析框架,首次提出了政府对公采购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挤出—挤进效应”以及政府对民采购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激励—抑制效应”,进而提出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设计原则及其实施要点;第四章分析了我国政府采购政策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政府鼓励方式与政策机制不健全,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竞争空间狭小,政府采购给予民营企业的创新空间不足,政府采购缺乏对民营企业的本土保护;第五章提出了完善政府采购政策的几点建议,包括用政府采购带动对民营企业的鼓励措施,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通过政府采购政策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本土保护;第六章给出了本文的基本结论,并指明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本文在观察视角、理论观点、政策建议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创新之处:一是观察视角新,首次明确、集中关注政府采购政策对民营企业发展(而非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或其他)的影响;二是理论观点新,提出了政府采购政策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挤出—挤进效应”和“激励—抑制效应”。同时,本文较有新意地指出了,面向国有企业的政府采购也有可能对民营企业产生挤进效应,而该效应取决于民营企业的技术配套、规模配套和管理配套能力。民营企业自身的投资弹性也决定了政府对民采购的激励效应程度,避免了传统论述中过于强调政府采购的救济作用而忽略民营企业自身能力的不良倾向;三是政策建议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先采购、首先采购和预先订购等三种政府对民采购模式,并提出了向自主创新型民营企业直接订购技术的政府采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