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临床表型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我国ACS患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因此对于ACS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ACS死亡率的关键。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ACS的重要病因,而动脉粥样硬化始于内皮细胞损伤。某些病理条件(如危险因素刺激、血管机械损伤)可损伤内皮细胞,进而导致脂质在内皮下的沉积及单核细胞激活、粘附并进一步分化成巨噬细胞。损伤的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可分泌大量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合成及纤维帽的形成。炎性物质如组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参与导致纤维帽进一步变薄,进而导致斑块易破裂,而斑块破裂正是ACS的病理基础。因此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及其与其他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同样可作为早诊断、早治疗ACS的重要靶点。 近年来,microRNAs(miRNAs)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MiRNAs是一类长度在18-24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分子,主要通过与靶向mRNA的非编码区、开放阅读框、启动子或RNA结合蛋白结合从而导致靶向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研究证实,miRNAs可以通过装载于细胞外囊泡或与RNA结合蛋白如Ago2结合的方式存在于外周循环,因此可以被定量测量并反映机体生理或病理状态。目前已经有临床试验证实,外周循环中的miRNAs可作为肿瘤、肾病等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在心血管领域也发现了miRNAs的诊断价值。已有研究证明内皮细胞可通过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中miR-143/145水平诱导平滑肌细胞抗动脉粥样硬化表型;血管平滑肌细胞也可传递miR-143/145至内皮细胞,调控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功能。另外体内试验也发现miR-143/145可以缩小小鼠主动脉斑块面积。由此推测,miR-143/145可以在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之间双向传递生物信息,且其水平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相关,循环miR-143/145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并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因此本研究针对此假说初步探讨ACS患者循环miR-143/145水平差异并分析其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1.研究ACS患者循环miR-143/145表达水平; 2.明确循环miR-143/145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3.探讨循环miR-143/145对UA、AMI及ACS发生的影响; 4.探究循环miR-143/145对冠脉病变的评价价值。 方法: 依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住院患者(ACS组)共279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组)20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78例。选取同时段行冠状动脉造影且冠脉造影结果显示无血管狭窄或狭窄≤50%的住院患者65例纳入对照组。于冠脉造影前抽取外周血5ml,离心后获取贫血小板血浆,吸附柱法提取血浆中小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各样本中miR-143/145的表达水平,同时采集患者一般情况及既往病史、当前药物治疗情况、空腹血液化验结果及冠脉造影结果。所得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UA组、AMI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时在年龄、性别、血压、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病史、饮酒史、冠心病家族史方面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UA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比率、既往有心梗史、既往有PCI术比率显著升高(p<0.001),AMI组患者吸烟比率、合并糖尿病比率、既往有心梗史、既往有PCI术比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另外,AMI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比率明显高于UA组(p<0.001)。对照组、UA组和AMI组高敏肌钙蛋白(hs-cTNI)水平呈上升趋势(p<0.01~0.001);UA组、AMI组Gensini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0.001),且相比UA组,AMI组Gensini评分显著升高(p<0.05); 2.与对照组相比,ACS组患者循环miR-143/145水平显著下降(p<0.05);进一步细化分组后,UA组及AMI组miR-143/145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AMI组与UA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3.miR-143/14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硝酸酯类、他汀类、低分子量肝素(LMWH)使用与miR-143水平呈正相关,β受体阻滞剂使用与miR-143水平呈负相关;硝酸酯类药物使用与miR-145水平呈正相关,年龄、性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miR-145水平呈负相关。 4.相关性分析显示miR-143/145表达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miR-143:r=-0.246,p<0.001;miR-145:r=-0.222,p<0.001);Gensini评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miR-143/145水平分别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 5.患者临床资料和miR-143/145水平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miR-143/145是ACS、UA及AMI发生的保护因素; 6.构建miR-143/145评价冠脉病变(至少存在一支冠脉血管狭窄程度>50%)的ROC曲线,miR-143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6,截断值敏感度为53.3%,特异度为89.2%;miR-145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3,截断值敏感度为73.9%,特异度为74.6%。 结论: 1.ACS患者循环miR-143/145水平显著下降; 2.循环miR-143/145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可反映冠脉病变狭窄程度; 3.循环miR-143/145为UA、AMI及ACS发生的保护因素; 4.循环miR-143/145有助于判断冠脉是否存在病变,有望成为评价冠脉病变的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