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对话”之途的阅读教学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x789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一种理解活动,它使阅读者和历史文本之间发生意义关联,而阅读教学是师生之间关于文本阅读的情况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活动。因此,阅读教学即是师生之间关于文本理解的理解活动。伽达默尔说:任何真正的理解活动在本质上都是对话性的。作为理解活动的阅读教学必然走向“对话”。语文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一种对话教学,它是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因此,阐述阅读对话教学的新理念、探讨阅读对话教学的策略对于深化对新课标的认识、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为三章,力图解决三个问题:“阅读为何是对话”、“何为阅读对话”、“如何开展阅读对话”。 第一章以哲学解释学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作为理解活动的阅读是一种对话活动。这是因为:理解发生在语言中,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达成理解,语言是理解的媒介,而之所以是理解的媒介,缘于理解对象以语言为基础和理解实践以语言为前提;语言只有进入交往状态即对话的状态才具有生命力,对话是语言的本源,只有让读者通过语言与文本(作者)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对话,才能达成真正的理解;阅读是读者视域与文本(作者)视域相互融合产生意义的过程,即阅读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另外,第一章第四节从阅读是一种理解活动出发,阐述了哲学解释学的意义观:由于“先见”的存在、“时间距离”的间断、“效果历史”的作用,文本原意不可能被读者复现,相反,文本意义是在各个时代的读者与文本的相互交往的“效果历史”中得到彰显和丰富的,文本向一切时代的每个读者敞开和开放,其意义永远无法穷尽。 第二章重点阐述阅读对话理论。全面分析了对话的内涵,指出对话是各个主体之间彼此真诚交流、相互融合,从而实现彼此提升的过程;指出阅读对话的特征有:互为主体、平等交流、视域融合、问题中心、差异认同;阐述了阅读对话的本质在于学生与文本之间张力的不断发现与消除;阅读对话的目标是为扩展学生的视域,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论述了阅读对话的文本解读观:文本的意义是在读者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中生成的,其解读要处理好个性与共性、视域的有限性与发展性、文本的创造性与规定性的关系;阅读对话从教学目的、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对传统阅读教学进行了全面革新,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他文献
这是一种新型的、具有通用性的机床用快速夹具,这种夹具是针对工程实践中对快速夹紧装置的需求,利用偏心轮机构和杠杆机构进行巧妙的综合设计出来的,主要用于那些工作台上具
大量研究证据表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MPT)是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共同通路,位于线粒体内膜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不适
从全球范围来讲,煤的储量比较丰富,而石油相对短缺,因此在不久的将来煤必然取代石油成为主要的化工原料。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可以将煤一步制成—乙炔,继而生产下游化学品,从而可以实
从资本和技术的视角,分析和比较了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对现代性批判的异同。马克思从资本的主体性、历史性、他性、通约性来揭示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的业已资本化的社会
本文的选题在篇章语言学的范围之内,针对篇章管界这种特殊的篇章现象进行了尽可能深入的探究。本文的研究从两个角度切入:一是从语言内部结构入手,在语言的两种基本语法关系——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成为了日益严重的问题。而造成城市交通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市布局及路网容量的不足,也就是交通供给量不足
隐喻传统上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是有异于普通语言的诗歌语言。但仅仅把隐喻作为修辞手段或语言现象来研究是不够的,因为隐喻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参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
<正>今年以来,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给农信社信贷带来风险增大的严峻挑战,按照"抓发展、调结构、强管理、防风险"的要求,坚持业务发展与
以硼砂、硝酸钙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利用水热技术制备硼酸钙/氧化石墨烯复合微粒.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EDS)对硼酸钙/氧化石墨烯复合微粒形貌、结构及磨痕表面
海德格尔的现代性批判是我们反思现代性必不可少的借鉴。然而,关于海德格尔现代性批判之本质的界定却一直含糊不清。有学者认为,海氏现代性批判的本质在于揭露"作为图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