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素基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特性及其光电器件的应用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mat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医疗、光电能源、可植入、可穿戴器件等已成为时下最热门的研究趋势,导电基底材料作为这些器件的基础,在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丝素基底的电极材料少有报道,缺乏广泛研究。为此,本文以丝素为基底材料,制备了具有一定柔性、高透光性的导电复合薄膜材料。本文研究了丝素基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与粘结机理,使用溅射、旋涂、转移等方法制备导电层,两种材料界面间的作用使导电层粘结在丝素薄膜的表面,从而形成复合导电薄膜。主要制备了纳米金/丝素复合薄膜、石墨烯/丝素复合薄膜、银纳米线/丝素复合薄膜(AgNWs-SF)等三种丝素复合导电薄膜,测试了柔性导电薄膜的透光性与导电性。其次,对其中性能较优的AgNWs-SF的形貌特征、强力、耐热、透光、导电、弯曲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AgNWs-SF透光率优于80%(可见光范围内),方块电阻优于16Ω/sq,热分解温度为270℃,断裂应力为70-80 MPa,断裂伸长为3-4%,弯曲百余次后,弯曲刚度下降31%,方块电阻并没有明显的损失。其优异的性能归功于银纳米线之间交错成网,相互串并联的结构特征,同时离子溅射铂金层也保障了纳米线之间的良好接触。最后,使用AgNWs-SF成功制备了一系列应用器件:①制备了LED光带,说明其导电效果良好,可以作为连接导电应用的媒介,可作为将来可穿戴设备、植入材料的导电材料;②与真丝织物制备成为导电复合织物,使真丝织物在具有高透光率的同时保证了导电性,也增加了薄膜的强力。这使得传统真丝纺织品可以方便地制备成触摸屏、可穿戴导电织物电子材料;③利用其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的对电极,测试光电效率为0.2%。由于其不耐电解质,以及体系不兼容等问题,并没有发挥AgNWs-SF最大优势;④利用AgNWs-SF制备了有机太阳能电池(OPV),最终得到了6.4%的光电转换效率,较接近在ITO玻璃上的8.2%,这是有机光电领域的一次初探,也是首次使用丝素制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这些应用充分证明了使用AgNWs-SF作为应用器件的可行性,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可植入体内的太阳能电池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通过对冲击钻机在施工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油金特大桥东岸居民区钻孔灌注桩施工实际,详细叙述了施工期间钻孔设备的选择和成果,介绍了回旋钻机结合冲击机钻成孔在临
在西方国家中,最早建立文官制度及最完备的国家是英国,而后被世界各国纷纷效仿。英国在建立现今文官制度之初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性改革,而在这漫长的改革中,从"诺斯科特-杜维廉
薛宝钗是《红楼梦》里极富争议的一位人物,在她身上可谓德才兼备,她拥有着极高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借鉴。
通过模拟试验分析改进后堤岸缓冲带对磷素运移规律及其去除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缓冲带土壤剖面全磷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0~50cm土层为磷素富集层,占整个土层总磷量的约70%;②0~50cm土层深度处磷素在不断地水平向运移过程中,其淋溶量较大,而75cm深度以下土层淋溶下来的全磷含量极其微小。③改进的堤岸缓冲带对农田地表溶质渗漏去除效果稳定,均在80%以上,堤岸缓冲带运行对水中磷的去除
<正>因疏于看护,近日东莞一名约10个月大的女婴在使用学步车时突然从半米多高的台阶上摔至水泥地面,导致头部及双肺均受到严重损伤。命虽然保住了,但目前仍无自主意识,成为一
流变成形由于其众多优点成为近年研究热点,但目前铝合金流变成形研究更多的集中在铸造铝合金方面,而对变形铝合金则研究较少。7075变形铝合金因其优良性能在航空航天及汽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