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结合多样性保护的需要,运用繁殖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从1998年到2001年,在以辽宁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以区内世界濒危物种黑嘴鸥Larus saundersi(Swinhoe)为研究对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多样性保护的需要,运用繁殖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从1998年到2001年,在以辽宁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以区内世界濒危物种黑嘴鸥Larus saundersi(Swinhoe)为研究对象,针对黑嘴鸥的繁殖生态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黑嘴鸥的巢位选择、雏鸟生长规律、食性、日活动规律、社会行为、迁徙规律和种群数量等的研究,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资料采集和室内分析,针对实际深入研究和评价了自然恢复途径下黑嘴鸥的繁殖和种群特征,以及人为管理途径下保护黑嘴鸥的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①对栖息地质量的过度依赖是黑嘴鸥分布区狭窄和种群脆弱的主要原因; ②黑嘴鸥的适宜营巢位置是以赤碱蓬、灰绿碱蓬以及死亡碱蓬为优势,盖度级1.26左右(植被盖度≤40%),植被平均高度20cm左右的环境条件; ③黑嘴鸥雏鸟体重、嘴峰、跗长、翼长、头长等的增长量与日龄呈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 ④黑嘴鸥营巢的小环境大致为:相对湿度一般为60~80%;碱性土壤,pH值为7.8~8.2;土壤含盐量为30~31‰; ⑤采取了有效的保护,种群数量稳步增加,至2001年,种群数量达到3211只;其出生率平均在61.17%,雏鸟成活率平均为84.3%,死亡率至少不低于25.5%,其中成鸟死亡率为9.8%; ⑥在植被管理区,平均1.02个巢/hm~2,而对照组平均为0.33个巢/hm~2,在割除新鲜碱蓬植株刀割试验区,营巢密度平均为3.5个巢/hm~2。建造人工繁殖岛后,黑嘴鸥营巢密度达28.4个巢/hm~2,架设电网防御天敌危害的管理办法,使电网内黑嘴鸥孵化成活率达40%,较网外区域高20%。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定位研究的方法,从林冠层、灌草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四个主要作用层对黑龙江省东部山地不同类型针叶林、阔叶林和灌丛的水文特征和涵养水源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
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建设中存在的水资源与人工植被生长的供需矛盾问题,在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应用英国PPS 公司生产的CIRAS-2 型光合作用系统,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测
本文用“Y”形嗅觉仪法和培养皿法测试了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is Zacher对不同植物气味物质的嗅觉反应,并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吸附、用气
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的干扰因子,森林火灾尤其是重特大森林火灾不仅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而且还对森林植被和景观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也是我国林
近年来,由于颗粒物(尤其是PM2.5)对全球的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产生极大的危害,城市颗粒物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绿化植物不仅具有美化环境、改善气候作用,而且还具有明显消减颗粒物的作用,因此植物能够作为一种有效而环保的措施用于控制大气颗粒物污染。本研究通过文献综合分析、穿透水采样以及室内处理分析,研究城市绿化植物阻滞颗粒物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探讨降水因子对植物颗粒物输出强度及输出过程的影响。
NF-Y是一类转录因子,普遍存在于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中,是一个包含三个亚基NF-YA,NF-YB,NF-YC的三聚体蛋白。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表明NF-Y家族成员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等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植物耐盐机理和耐盐植物的选育研究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甘氨酸甜菜碱(glycine betaine)是一种重要的调渗物质,在盐胁迫下有
哈尼族是云南金平县的独特的少数民族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哈尼族传统文化与森林资源之间的关系,促进对哈尼族社区周边森林资源更好的管理,推动社区群众参与森林资源管理的积
该文综述了中国昆虫资源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蝇类幼虫、成虫的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几个蝇种的鉴定、筛选,生物学特性观察,并通过化学分析对入选蝇种的幼虫、成虫进行了营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