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子液体指的是全部由离子构成的,在室温或室温附近呈液态的盐类物质,又被称作室温离子液体或是室温熔融盐。构成离子液体的离子一般为有机阳离子和无机或有机阴离子,由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计合成出不同类型的离子液体,离子液体被称为“可调节的液体”。由于离子液体结构的特殊性,因此离子液体具有区别与一般物质的特殊性质,如熔点低、溶解性好、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烧和导电性强等,离子液体被认为是一种“绿色溶剂”。离子液体逐渐取代传统有机溶剂,在有机合成、分离萃取、材料开发和电化学等领域,都展现出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离子液体的工业应用越来越广泛,将不可避免的存在流失到自然环境中的风险。虽然离子液体被认为是环境友好型物质,但是由于离子液体良好的水溶解性能和较差的降解性能,因此离子液体对生态系统存在一定风险。本研究选择了三种碳链长度不同的典型咪唑硝酸盐类离子液体([C4mim]NO3,[C6mim]NO3,[C8mim]NO3),以棕壤为供试土壤,运用电极测定法、乙酸铵交换法、熏蒸提取-K2Cr2O7容量分析法、熏蒸提取-茚三酮比色法,研究了离子液体染毒后第10,20,30和40天,土壤的pH值、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的变化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表明三种离子液体处理土壤后,土壤的pH值呈现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随着离子液体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幅度增大,存在剂量-效应关系,高浓度(100mg/kg)处理组下降明显,中低浓度(10mg/kg、1mg/kg)处理变化不显著,与土壤对酸碱性的自我调节作用有关。(2)离子液体染毒后土壤电导率呈现升高趋势,与离子液体染毒浓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高浓度(100mg/kg)处理组显著升高;在整个实验周期内,土壤电导率值随时间变化并不明显;离子液体对土壤电导率值的影响与离子液体结构未表现明显相关。(3)实验离子液体[C4mim]NO3、[C6mim]NO3、[C8mim]NO3处理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对照组相比未产生显著性差异,在整个实验周期影响不显著。(4)[C4mim]NO3在实验前期土壤生物量碳产生抑制作用但并不显著,中高浓度(10mg/kg、100mg/kg)在实验中后期产生显著抑制作用,低浓度(1mg/kg)处理组在实验30天出现抑制恢复,到实验末期恢复作用消失。[C6mim]NO3和[C8mim]NO3各处理组表现显著抑制作用,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5)[C4mim]NO3和[C6mim]NO3处理组土壤生物量氮在实验周期内,呈现抑制-恢复-抑制的趋势。[C8mim]NO3处理组在实验30天,中浓度(10mg/kg)处理呈现恢复,低浓度(10mg/kg)和高浓度(100mg/kg)表现为抑制作用减弱。离子液体对生物量氮的抑制强弱为[C8mim]NO3>[C6mim]NO3>[C4mim]NO3,呈现随碳链长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