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一直是全社会各阶层探讨的热点问题。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1998年的18.7平方米增长到2006年的28.0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占GDP的比率也由4.61%上升到9.19%。学者们在房地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但大都只能从某一个指标得出结果。本文研究房地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近几年来房地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定量估计。其中既包括房地产业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又包括房地产业通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本文首先描述房地产业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和相关的制度背景,进而从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着手,研究1998年至2006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变化与GDP增加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998年-2006年房地产业贡献率呈波动性变化,2001年贡献率达到最高值,房地产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76%,2004年贡献率达到最低值,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降为2.17%。剔除价格影响因素后,中国房地产业发展与中国整体GDP变化同步进行,房地产业发展对GDP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进一步地,利用投入产出表研究了房地产业发展对相关产业的后向拉动和前向推动效应。通过对2002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的研究表明,房地产业发展对相关产业带动的总效应为1.2393。其中有6个产业是房地产业最主要的相关产业,分别是金融保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建筑业、化学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总效应的54.2%。通过把国民经济行业分为4个行业,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除房地产业的第三产业和房地产业,组成一个四部门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房地产业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带动效应分别为0.0508,0.6667,0.6265(包括对自身的带动效应0.0306),房地产业对第二产业的带动能力最强,说明我国的房地产业尚未发展成熟,主要带动一些类似中间投入的原材料产业的发展,对服务产业的带动效应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