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正深入推进高强钢筋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但高强钢筋结构的受力及抗震性能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各类构件往往会遇到反复作用下的受剪问题,当高强钢筋作为抗剪钢筋时,其强度发挥的上限值,一直是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普遍关注而未解决的问题。此外,对于配置普通强度箍筋和高强箍筋的试件,二者的抗震抗剪性能是否有明显的差异,或者高强箍筋试件的抗震抗剪性能是否满足要求,也是研究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抗震设计中,构件的脆性剪切破坏是应该避免的,设计时总希望构件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而对于构件在满足一定变形能力条件下的抗剪承载力,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偏少。因此,本文针对高强箍筋梁的抗震抗剪性能,开展了如下研究:(1)采用悬臂式加载方式,完成了8根配置CRB600H箍筋框架梁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试件均发生了纵筋屈服后的剪切破坏,其极限位移角在1/80~1/37之间;各试件在承载力峰值状态下,CRB600H箍筋能够发挥其实际屈服强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提高梁的含箍特征值有利于提高试件的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减缓其刚度退化;改变梁的箍筋形式,增加其箍筋肢数可提高试件的耗能能力。(2)收集其他研究者完成的普通强度箍筋梁的抗震抗剪性能试验资料,与本文试验完成的CRB600H箍筋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RB600H箍筋梁要达到与普通强度箍筋梁相当的抗剪承载力与变形能力,须增加CRB600H箍筋梁的含箍特征值。(3)对比分析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高强箍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56:2013、欧洲规范EC8、美国规范ACI318-14中的抗震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将各规范的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规范相比,由GB50010-2010规范中的抗震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抗剪承载力偏高,其安全储备较其他规范低。此外,从试验值与各规范计算值的比值来看,GB50010-2010规范的比值最小,且从平均值上看也偏于不安全。考虑到抗震抗剪问题的复杂性和离散性,故认为GB50010-2010规范中抗震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不适宜用于高强箍筋梁。(4)结合本文试件,共整理了77个反复作用下发生剪切破坏或弯剪破坏的高强箍筋梁柱在峰值状态时的箍筋应力数据,经统计得到高强箍筋具有50%保证率(相当于平均值)的强度发挥上限值为618MPa,具有95%保证率(相当于标准值)的上限值为459MPa,其设计值为400MPa。统计分析了94个高强箍筋梁的抗震抗剪性能试验数据,提出了一个适用于高强箍筋梁、与箍筋强度发挥上限值618MPa对应、满足极限位移角1/50的抗震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本文具有如下创新点:(1)确定了反复作用下发生剪切破坏或弯剪破坏的高强箍筋梁柱在峰值状态时的箍筋强度发挥上限值。(2)提供了一种建立具有一定变形能力的高强箍筋梁抗震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