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主要研究了毛竹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抑菌活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探讨了毛竹叶提取物稳定性以及对活性成分进行初步的分析、分离,并对活性成分进行了抑菌、美白、抗氧化性能的测试。采用滤纸片法、稀释平板计数法、比浊度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指示菌,考察毛竹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证明毛竹叶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采用滤纸片法,以抑菌圈直径为评价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指示菌,优化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每个单因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分别为:提取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60 %,液固比20 : 1(mL : g),提取时间2 h。采用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60 %,液固比20 : 1(mL : g),提取时间2 h。对毛竹叶提取物做了抗菌谱的测定,结果表明具有较宽的抗菌谱。毛竹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125 g/L、6.25 g/L。对毛竹叶提取物进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毛竹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对紫外光照射稳定,pH 5~7范围内抑菌效果稳定。对抑菌活性成分进一步分析,用四种不同极性的溶剂对毛竹叶提取物水溶液进行萃取,得到五个萃取部分:石油醚相、三氯甲烷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毛竹叶提取物不同萃取部分的抑菌活性,并对抑菌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抑菌活性最强。还原显色反应、金属盐类的络合反应、紫外可见光下显色,初步确定乙酸乙酯相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标准样品,建立了芦丁标准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测定毛竹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将毛竹叶提取物经过乙酸乙酯、AB-8大孔吸附树脂处理,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得到很大的提高。乙酸乙酯相经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得到三种组分,经过RP-HPLC分析,毛竹叶提取物成分复杂。将毛竹叶提取物加入到化妆品中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毛竹叶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美黑、抗氧化性能,在化妆品中将会有很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