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叶中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分析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ology_leo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主要研究了毛竹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抑菌活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探讨了毛竹叶提取物稳定性以及对活性成分进行初步的分析、分离,并对活性成分进行了抑菌、美白、抗氧化性能的测试。采用滤纸片法、稀释平板计数法、比浊度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指示菌,考察毛竹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证明毛竹叶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采用滤纸片法,以抑菌圈直径为评价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指示菌,优化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每个单因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分别为:提取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60 %,液固比20 : 1(mL : g),提取时间2 h。采用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60 %,液固比20 : 1(mL : g),提取时间2 h。对毛竹叶提取物做了抗菌谱的测定,结果表明具有较宽的抗菌谱。毛竹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125 g/L、6.25 g/L。对毛竹叶提取物进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毛竹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对紫外光照射稳定,pH 5~7范围内抑菌效果稳定。对抑菌活性成分进一步分析,用四种不同极性的溶剂对毛竹叶提取物水溶液进行萃取,得到五个萃取部分:石油醚相、三氯甲烷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毛竹叶提取物不同萃取部分的抑菌活性,并对抑菌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抑菌活性最强。还原显色反应、金属盐类的络合反应、紫外可见光下显色,初步确定乙酸乙酯相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标准样品,建立了芦丁标准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测定毛竹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将毛竹叶提取物经过乙酸乙酯、AB-8大孔吸附树脂处理,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得到很大的提高。乙酸乙酯相经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得到三种组分,经过RP-HPLC分析,毛竹叶提取物成分复杂。将毛竹叶提取物加入到化妆品中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毛竹叶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美黑、抗氧化性能,在化妆品中将会有很好的应用。
其他文献
雷沃V8小型挖掘机是福田雷沃公司为满足客户需求,通过对雷沃第七代小挖产品进行了两大变化,10项项目升级而设计生产的一款具有雷沃特色的新一代小型挖掘机产品。
咳嗽是临床常见症状,本文以中医辨证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讨论如何用中药治疗咳嗽以提高治疗效果。中医治疗咳嗽首先要辨证,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相对的方药,这是中医治病的基
在对传统典型CMOS带隙电压基准源电路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精度、高电源抑制带隙电压基准源。采用二阶曲率补偿技术,电路采用预电压调整电路,为基准电路提供稳定的电源,提高了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是必然发展趋势。风力、太阳能等间歇式电源功率具有固有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功率对电网功率平衡的影响问题是世界性研究热点。与常规或低渗透率电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