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文坛诞生了先锋派小说,青年作家们大胆挑战传统小说的美学趣味,追求小说的叙事方式和文本意识,标新立异,以自己的文学实践为中国当代小说开拓了一个新的表现领域,为中国文坛形成开发多元格局起到了促进作用。众所周知,中国先锋派的应运而生与西方现代、后现代文艺思潮的大量涌入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其中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对先锋派小说产生很大影响,而他小说中的叙事方式是最为人称道的地方,中国的青年作家们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纷纷在自己的文本中进行实验。本文选择余华作为影响研究的对象不仅因为他是先锋派中走出来的杰出代表,更是因为余华是一个具有高度文体意识、始终保持旺盛文学生命力的作家。他在文学道路上孜孜不倦地耕耘着,以丰厚的创作实绩为读者和评论界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思考方向。
因此,本文力图从影响研究这一角度出发,对博尔赫斯之于余华的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被视为余华创作宣言的两部随笔——用《虚伪的形式》自由地接近《我的真实》(即“内心的真实”),其中包含的文学观和写作方法并非余华自己的首创或独创:在《博尔赫斯的现实》中我们能够摸索到余华的“内心真实”;在博尔赫斯的迷宫中,在博氏的记忆和幻想里,我们找到了余华解构线性时间、解构历史、解构日常经验的叙述武器;在二者的作品中都看到了面目模糊的符号人物,他们在暴力的狂欢中无意义的死亡;二者叙事风格上营造后现代的反讽风格,同样凸显着人类在宿命下的荒诞人生……当然,每一位作家都不可复制,比较影响研究也不是寻找逐字逐句的模仿。在历史的横着坐标之中,每一位作家对他者的吸收应该是潜移默化为一种情结,不留痕迹地渗透在自己的创作之中。正如余华所说“它们将我带走,然后又让我独自一人回去。当我回来之后,才知道它们已经永远和我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