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汉语失语症患者的命名表现,以及患者对提示的反应,由命名的症状讨论命名的相关机制,并探索对失语患者有效的提示方法。材料与方法入选自2006年8月至2007年4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听力语言科训练的患者17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4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3.8岁,均为右利手。文化程度小学1例,高中7例,大专7例,本科2例。经CT或MRI影像学检查证实原发病灶均位于左侧大脑半球,其中,脑外伤1例,脑梗塞3例,脑出血13例。(1)选择经隔音设计的约10平方米的房间,排除视、听觉干扰。向患者依次出示图片,并要求患者说出图片名称,同时记录患者的反应及反应时间,给予患者的反应时间是15秒;如患者反应错误,或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反应,或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患者明确表示“不知道”,则进行提示,记录患者的提示后反应。(2)提示方法:依次给予语义提示、语音提示和选词提示,只有上一项提示无效时才能进行下一项提示。部分图片给予补完提示。结果(1)失语症分类诊断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底节性失语14例,病灶均位于基底节区,大小不一,多累计内囊、皮层下白质、脑室旁白质;运动性失语1例,病灶位于Broca区、颞叶前部、皮层下白质和基底节区;传导性失语1例,病灶位于缘上回及其皮层下;命名性失语1例,病灶位于颞顶枕交界区。(2)命名检查发现高频用物命名成绩的均数普遍高于低频用物,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未发现特殊范畴的命名障碍;存在3例名词特异性损伤和1例动词特异性损伤的患者;数字范畴命名成绩的均数普遍高于其他范畴。(3)错语表现:14例底节性失语的患者语义性错语出现最多,占错语总量的87.5%,其次是音素性错语,占错语总量的7.5%;1例传导性失语的患者则以音素性错语为主,错语表现主要是声母替代。运动性失语和命名性失语的患者,因患者无反应或拒绝提示,未观察到其错语表现。(4)有效提示:底节性失语患者共接受语音提示97次,语义提示32次,补完提示16次;1例运动性失语患者共接受语音提示26次,语义提示0次;1例传导性失语患者共接受选词提示5次,其他提示0次;1例命名性失语患者共接受语音提示10次,其他提示0次。结论(1)底节性失语患者错语表现主要是与靶词语义高度相关的语义性错语,损伤水平主要是语义表征区;语音提示好于语义提示。(2)底节性失语自发语中间偏非流畅性的患者存在较多音素性错语,出现量明显高于自发语中间偏流畅性的患者;错语多因患者发音费力导致音位偏离所致。(3)传导性失语患者的错语主要表现为音素性错语,多为声母替代;缘上回及其皮层下是其病变部位之一;选词提示是其惟一有效的提示。(4)本研究无法判断运动性失语和命名性失语的错语表现,两种失语类型对语音性提示的效果好于语义性提示。(5)未发现命名的词频效应和特殊范畴的命名障碍,但不能排除词频效应的存在;存在词类特异性损伤。(6)患者对数字范畴的命名最易于保留。(7)动词命名好于名词命名的患者,补完提示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提示方法。但对命名性失语、传导性失语、动词特异性损伤的患者可能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