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冠诗人及其诗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ha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著名的女性诗人皆为女冠,这在女性文学史上是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现象。然而,对此文学现象的研究一直处于一种不客观或冷落的状态,而且对个别作家、个别诗歌的分析多,整体把握还不够充分。基于此,笔者在大量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试图从道教影响下的大社会背景出发,探讨女冠诗人异于封建社会传统女性的生活,以及这种特殊生活对她们创作造成的影响,以期真实、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女冠诗歌的特色和价值。 全文共33433字,分引言,正文上、中、下三编和总结。 引言概述论文写作缘起,并对文章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对象作了必要的交代与界定。 上编分三章论述。全编在与传统女性生活的对比中,从女冠的地位和教育两方面考察了唐代女冠诗人的特殊生活及对其创作的影响,为中、下两编的研究提供了社会文化背景。封建礼教约束下的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所受的教育也是围绕着“三从四德”目标展开的。而唐代女冠的生活却与此迥然不同:一方面唐代的崇道政策给予女冠许多特权,她们成为不受礼法约束的地位特殊的一群“方外”女性。另一方面庵观教育潜移默化地重塑了女冠的心理框架,否定儒家妇女观的道教思想为女冠精神上摆脱礼法约束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下,女冠的生活空间和思维空间变得较为开阔,人生达到一种千千万万闺中女子无法企及的境界。这一切对女冠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中编包括二章内容。具体从题材选择、表现手法、审美风格三个角度分别分析了女冠诗歌的传统特色和在道教影响下所呈现出的特殊风貌。其中后者是本编的重点。处于封建时代的女冠诗人无法回避入道前家庭儒家教育的积淀、入道后受封建文化精英思想的影响和先天生理、心理等特点的制约,因而诗歌有着传统女性文学的特色。但是,女冠诗人的生活和思想毕竟不同于传统女性,她们的诗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表现出难得的超越,展现了特殊的风貌,表现在:创作主题由闺阁转向社会,酬寄唱和、感悟人生等题材走进了女冠诗人的诗篇;表现手法也突破了迂回曲折的藩篱,出现了纵情恣意地吐露心声、率直真切地表达憎爱忧喜之情的佳作;审美风格呈现出多彩的选择。 下编二章主要评价女冠诗歌所蕴含的女性意识。首先回顾了唐前妇女的女性 意识,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古代妇女女性意识的沉浮和父系文化的盛衰有着密 切朕系;女性意识的觉醒大都体现在爱情婚姻上。接着对照上述结论,分析评价 了女冠诗人在争取和思考爱情的过程中、在对社会平等地位的期盼中、对社会政 治的感慨中充分展现出的女性意识及其意义。 最后总结,把女冠诗人及其诗歌置于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的长廊加以对比, 肯定她们充满个性的特点和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由于学识和时间有限,文中钱显纵漏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古代陶器上常常保留着当时陶工的指纹痕迹,而现代指纹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指纹形态与年龄阶段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故本文通过引入现代指纹学的研究成果,对二里头遗址出土陶
在现在青铜器的复制或仿制中常常使用"一模多器"技法。所谓"一模多器",就是在铸造青铜器时,仅制作一件器物模型,翻制多件外范,利用多件外范浇铸出形制相似的多件青铜器。通过
<正> 苏州文庙、府学创建于北宋景(?)二年(1035),是北宋第一所官办州府级学府。创建者是闻名遐迩的政治家范仲淹。范仲淹,苏州吴县人,官至参知政事,当时他为了培养家乡人才,
本文在提出安阳地区商周分界判断标准的基础上,新辨识出一批重要的西周遗存。在分析陶器形制和器类组合特征的基础上,将安阳地区西周时期陶器分为早、中、晚三期,初步建立安
本文以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依据,以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现实背景,遵循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般原理,综合运
本文旨在通过对西方近代理性主义自由观的研究,揭示出理性主义在自由观上所面临的困境及其根源,从而指出人的自由实现的现实途径。 文章从西方哲学史的角度分四个部分展开论
如今,大量电力电子变流器以及其它非线性负荷(如电弧炉等)得到了广泛应用,不幸的是,在提高生产力的时候它们在电力系统中导致了严重的电能质量恶化。同时,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各
<正>货币是一种便于流通和交换的特殊商品,是一个主权国家为发展经济和生产建设而集中统一货币的印造权和发行权的重要体现。在中国,货币的流通与使用由来已久,真可谓源远流
<正>所谓同名,即指不同的人物拥有相同的名字。商代甲骨文同名现象的研究始于1957年张秉权对人地同名的关注1。1959年贝冢茂树、伊藤道治也指出:在卜辞上出现同名就断定为同
期刊
作为英语教学中的基础环节,英语的词汇教学历来都很受重视。随着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都在探究大学英语词语教学的新方法,新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