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各种财务舞弊事件的频频出现,财务信息质量、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越来越得到广泛大众的关注与质疑。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为公司本身的健康长久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也为外部投资者进行正确决策提供便利。频发的财务舞弊案件以及众多学者的研究分析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盈余管理的手段来操控企业账面盈余,而且为了展现良好的盈余状况,向外部信息使用者公布不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当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不能够保证实现高质量的盈余时,出于粉饰报表和美化财务信息的目的,企业就会进行盈余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保证企业为相关财务信息需求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数据和财务状况报告。因为内部控制贯穿企业的整个生产、销售、管理和运营过程,所以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使得企业减少经营风险的可能性,为企业的长久有序经营保驾护航。此外,基于我国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两种产权性质并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控制在两种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发挥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对于管理层进行的操纵盈余、粉饰报表等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制约,从而影响盈余管理的程度。据此,本文在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对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基础上,对总样本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组检验,比较研究了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与在非国有企业中的影响程度的区别。本文选取2013—2017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研究。首先,对产权性质、内部控制质量和盈余管理等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了解释,回顾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其次,对内部控制质量与真实和应计盈余管理的关系,以及不同产权性质下二者之间的关系程度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相应假设。再次,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整理好的数据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经过对产权性质、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检验可知,内部控制质量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分项指标与总体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内部控制质量与采用应计项目操控的应计盈余管理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划分产权性质进行的研究表明,上述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仍然成立,且无论是对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还是应计盈余管理,内部控制质量在非国有企业中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比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研究的分析结论,从完善国家内部控制法规、增强企业内部控制重视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内审质量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公司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