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dakedi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积极进步的文化。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精神财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革命意志、家国情怀和价值追求,对大学生思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高校在红色文化育人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红色文化育人目标定位上,一些高校较为强调政治性,方向性,缺乏实效性;高校育人工作重视科学理论的灌输,注重学生远大理想的树立,却忽略了大学生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对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关注不够;育人主体渠道单一,“课程思政”未能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枯燥单一,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认识不足,红色文化自信观尚.未形成。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的红色文化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更难以让大学生从内心予以真正接受。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工作受到高校教育、大学生思想观念、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高校育人机制还不够健全,对育人的实际效果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一些高校教育者不能洞察到这些变化,现有的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往往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方价值观、各种社会思潮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借机大量涌入,主流文化受到多元化挑战,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其弊端带来的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效应。这些不利因素也给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新时期高校开展红色文化育人工作应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发挥引领效应,牢牢掌控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大力彰显红色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底蕴、时代价值和文化自信力。加强课堂教学主阵地建设,形成多方育人合力,科学构建红色文化教育机制;增强红色文化育人实效性,突出理论指导实践,丰富育人形式和手段,挖掘红色文化时代新内涵;以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搭建校园沟通平台,引导校园红色文化健康发展,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要把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入实现文化育人的全过程,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农副食品加工业的融资效率关乎技术创新投入,也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基于2007~2012年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上市公司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全要素指数分析法,从融资成
客流运输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最主要的目的,其中行车组织工作是最重要的基础。广州地铁五号线是横跨市区东西走向的骨干线路,尤其是在工作日高峰期的上下班时段内,需面对惯性
从针刺疗法、艾灸疗法、挑刺疗法、放血疗法、耳穴疗法及其他疗法6方面对针灸治疗麦粒肿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结果表明,针灸治疗麦粒肿的治疗原则以泻火解毒、消肿止痛为主,
瓦楞纸箱连续化生产工艺包括联动工序、制箱工序和捆扎工序3道工序。基于工艺IPO过程模型和Leopold相互作用矩阵,以544×528×1562mm、45kg、201L电冰箱瓦楞包装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