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倡议是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也增长放缓,进入“新常态”,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产能过剩、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压力这一背景下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升级转型的重要路径,也顺应了中国国内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建设的稳步推进,中国和许多沿线国家建立了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加快了要素双向流动与开发战略的转型升级,中国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得到快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的资金融通也顺利开展。同时,随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的出台,引导企业成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的投入、执行和收益主体,形成骨干企业先导带动中小企业大规模参与将成为“一带一路”后续建设的重点。因此,深入挖掘“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以及影响路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2011年-2018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将宏观政策“一带一路”倡议和企业微观行为企业创新纳入到分析框架中,采用双重差分(DID)模型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进一步地考虑到宏观政策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影响具有间接性,本文采用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分析检验了企业国际化经营在“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此外,考虑到融资约束和贸易自由度对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和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还就融资约束以及是否是“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城市所在省份进行分组回归,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异质性。得到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主要表现在研发投入的增加;(2)“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促进企业国际化经营;(3)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的重要中介因素;(4)融资约束的缓解和贸易自由度的提高可以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纵览全文,本文的贡献及研究意义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本文进一步丰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影响研究,同时扩展了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影响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本文利用微观企业数据,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路径,不仅丰富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理论体系,也补充了影响企业创新的宏观因素研究,进而对于学术界研究探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情况从企业创新角度提供经验证据。其次,本文的研究对于现阶段中国企业如何更好的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具有一定的建设作用,也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本文的研究将宏观政策和企业创新相结合,并对其中的影响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检验,为企业如何提高创新能力提供指引,有助于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同时更好地与宏观政策相结合,也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际化战略和科技创新行动提供经验证据。最后,本文不同于以往文献单纯研究“一带一路”倡议能否产生微观经济效应,而是从企业国际化层面出发,将企业国际化作为宏观政策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中介机制进行分析,在内容上具有新意。不仅验证了企业国际化对企业创新促进作用的有效性,也为我国企业开展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化战略提供了科学可行的经验数据支持,为本文的影响机制补充新的政策内涵。综上所述,本文期望通过理论梳理及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以及企业国际化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一带一路”倡议后续政策部署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也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理论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