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嫉妒是一种基本的人类情感,从童年到老年,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嫉妒情感会影响个体的自尊和自我认同,还可能引发攻击行为,如家暴、自残或谋杀,这种攻击行为无疑影响了个体的正常生活,造成沉重的社会负担。随着脑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家们开始关注嫉妒和攻击这两种特质背后的大脑机制,但绝大部分的研究都是针对精神障碍患者(如奥赛罗综合症、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在健康被试中的研究则几乎没有,因此,本研究将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首次在健康样本当中,探讨与嫉妒和攻击特质相关的大脑形态结构及功能变化。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为:1、用基于体素的灰质形态学方法探测嫉妒和攻击特质与大脑区域灰质体积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对攻击特质的研究结果表明,攻击量表的总分和杏仁核与前额叶脑区的平均灰质体积比值存在正相关,这意味着相对较大的杏仁核体积(或相对较小的前额叶体积)可能导致更强的攻击趋势。此外,对嫉妒特质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不自信子量表得分和右侧杏仁核与眶部额下回的平均灰质体积比值存在正相关。基于以上结果,参与社会认知、情感处理和情绪调控的大脑区域的形态结构与攻击特质和嫉妒特质有关。2、用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定位大脑连接网络,探测嫉妒特质和攻击特质与不同大脑区域之间的功能连接是否存在相关。对攻击特质的研究结果表明,言语攻击子量表与自我攻击子量表均与前扣带回网络和内侧前额叶网络的功能连接强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对嫉妒特质的研究结果表明,情境子量表得分和杏仁核与额下回之间的功能连接存在着正相关。这意味着情境嫉妒与心智化、基本情绪,躯体相关的脑区存在这重要关系。其次,自我感受子量表和内侧前额叶与杏仁核、前扣带回、脑岛之间的功能连接存在负相关。最后,自我不自信子量表和额下回与杏仁核、额下回与内侧前额叶,以及额下回内部区域的功能连接存在正相关。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认为,攻击特质的生理基础更多体现在大脑的形态结构上,而嫉妒特质的生理基础更多地体现在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的功能连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