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在全麻诱导过程中对高血压患者有创动脉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去甲肾上腺素等指标的影响,基于观察数据,对比分析依托咪酯与丙泊酚诱导前后、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依托咪酯是否适合高血压患者的麻醉诱导。方法:选择ASA分级ⅡⅢ级(年龄4075周岁,普通外科、妇产科、泌外科等)外科手术患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00例,所有患者术前检查肝肾功能正常,心、肺、脑等器官均无严重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正常,手术麻醉前未服用激素类药物,均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择期腔镜手术。根据常用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依托咪酯组(Y组)50例,丙泊酚组(B组)50例。两组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在局麻下行桡动脉、中心静脉穿刺。连接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有创动脉血压(IBP)、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Y组采用依托咪酯0.250.3mg·kg-1,B组采用丙泊酚2.02.5mg·kg-1进行静脉注射,两组静脉药物注射时间≤60s。待患者意识消失,BIS值≤60,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50.6μg·kg-1,顺阿曲库铵0.2mg·kg-1。麻醉诱导成功后行气管内插管,插管后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维持PETCO23545mmHg。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成功显露声门即将插管时刻(T1)、成功插管后l min(T2)、插管后5min(T3)、插管后10 min(T4)等5个时间点有创动脉血压(I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结果:(1)Y组T1有创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去甲肾上腺素等指标与T0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各指标与T0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B组T1、T2有创动脉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与T0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Y组与B组比较,Y组T1、T2有创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去甲肾上腺素等指标均明显高于B组,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依托咪酯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不能有效预防气管内插管引起的不良应激反应,而丙泊酚静脉诱导后,显著减少了气管内插管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不良反应,更适合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静脉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