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底,中国农村电气化工作已覆盖所有居民,电网升级改造有序进行,分布式能源项目在偏远地区逐步推进;天然气管网与配套基础设施、服务日益完善;北方散煤治理中气代煤、电代煤工作完成阶段性目标;生物质能技术的推广使沼气、清洁生物质能燃料的使用在农村地区形成一定规模;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扩大,能源生产率大幅提升;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绿色能源体系正逐渐成型。当前农村绿色能源体系建设工作需要与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协同推进,结合各地农村基本条件制定科学有效、现实可行的减碳方案是下一阶段农村能源建设工作的重点,具体而言,即微观视角下“散煤等劣质能源的退出”、“电力等清洁能源的促进”与宏观视角下“农村能源阶梯提升路径的明确”三个实际问题。在政策制定上,需解决农村能源系统建设中遇到的“确立农村清洁能源技术发展方向”、“确立清洁能源补贴原则与控制经济成本”、“合理划分散煤等劣质能源治理区,因地制宜制定治理策略”和“建立全国能源市场机制以促进农村能源升级”四个政策问题。然而当前,政府在清洁能源的生产与消费技术发展工作中缺少系统规划导致农村可再生能源与生物质能发展散乱,电力等清洁能源促进工作中的补贴原则不明确造成非必要的经济成本,散煤等劣质能源治理区划分不合理且治理政策“一刀切”造成北方居民冬季取暖条件变差。此外,在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推进背景下,农村能源阶梯提升工作缺少与其他能源部门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以及准确的政策着力点。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首先使用能源阶梯理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和“环境影响、人口、富裕程度、技术”框架结合经济与社会视角对农村能源转型升级问题的最新研究构建农村能源阶梯提升的理论框架,探明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总结出农村能源升级研究的空白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明确本文解决的具体问题及主要方法。接下来,在阐明生产、生活习惯带来的时间效应与要素地区间流动带来的空间效应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基础上,使用图表分析与数据描述法分析了农村用能的时空特征。而后在描述农业生产、农村生活能源阶梯的特征后使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农村能源阶梯的时空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机制,弥补了之前能源阶梯的研究中对时空效应考察的不足。第四,在明确散煤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散煤退出的机制后,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构建散煤退出分析的实证模型,并使用多模型比较与回归方式优选的空间计量分析法分析了散煤等劣质能源的退出机制;从问题、理论与计量方法三个方面保证为散煤提出有效策略。第五,在分析当前电力等清洁能源消费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使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考察生产、生活方式与富裕程度对清洁能源消费的影响,并使用分组回归方法考察了这种影响的空间特征,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的提出发展策略。最后结合当前农村所处的城镇化与农业发展同步推进的宏观环境,使用结构方程模型中介效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城镇化推进与农业发展对农村能源消费的作用路径,并给出了下一阶段农村能源阶梯的提升路径。各部分主要发现如下:在农村能源阶梯效应及其时空特征的研究中发现了生产中清洁能源消费存在省际竞争效应,生活中油品消费存在省际示范效应;对煤炭严重依赖限制了农村能源消费随富裕程度提升与城镇化推进而升级;用能习惯对各类能源消费均有促进作用;除燃气外的各类能源在生产、生活间的消费相互促进。在农村散煤退出的研究中发现了农村民用散煤消费存在倒U型收入效应,农业散煤消费随农业发展而增加;城镇化带来的结构效应会减少散煤消费;丰富的煤炭资源禀赋则增加生产与生活中的散煤消费;经济发展联动、人口流动、省际资源市场竞争带来了民用散煤消费的省际示范效应,而农业产业聚集与联动发展以及人口省际流动下的城镇化均会减少农业散煤消费,对散煤的消费习惯会增加散煤消费。在电力等清洁能源促进研究中发现了简单的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或提升居民收入对清洁能源的促进效果有限;在东部地区农村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转变成为促进清洁能源消费的主要动力,中部地区农业生产规模与生产、生活方式对清洁能源促进作用相同,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则是促进农村清洁能源消费的主要动力。农村能源阶梯提升路径的研究发现农村能源建设工作应以农业发展为重点而非城镇化推进;城镇化推进带来的农村人口减少需通过生产机械化的中介效应提升农业生产用能的清洁水平,农业发展带来的农民收入增加是生活用能清洁水平提升的主要动力。最终可给出如下政策启示:在利用农村能源阶梯时空特征促进能源升级的方面的启示是根据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水平确立能源消费与供给技术的发展重点,根据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与居民收入水平确立清洁用能项目的补贴原则,能源升级工作与应城镇化、生产和生活方式现代化工作协同推进,同时注意生产、生活能源升级间的彼此带动。引导用能习惯的同时注意省间合作、资源调动与优势互补。在散煤等劣质能源治理方面应坚持“省间带动、区域协同”原则并与“城镇化”工作协同推进以降低治理难度,注意利用全国煤炭市场调节能力限制散煤流通,利用“资源竞争”及其他手段以引导居民生产、生活中的“用能习惯”以加速治理进程。在电力等清洁能源促进方面应以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改变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为重点实现清洁能源促进工作中的经济成本的控制、推广规模的确立、推广路径的选择。在农村能源阶梯提升路径中应以农业发展为工作重点,以农业机械化推进与农民收入的提升作为政策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