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学院成立十年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直以较高的速度不断发展壮大,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增多,特别是因为文化差异,文化定势,缺少文化认同而引起的融入难问题一直阻碍着孔子学院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制约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融入难的问题归根结底不是教学问题,而是文化问题。孔子学院组织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是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是一种文化外交,可以展示孔子学院积极形象,还能让当地民众了解孔子学院,了解中国。并且,它还可以让汉语学习者参与其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促进汉语学习。除此之外还能使孔子学院的教师深入当地群众,提升自身文化素养,进行有益的文化互动交流。所以,优秀的文化活动对于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学界对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研究主要都是从宏观角度分析孔子学院对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或者是一些简单的经验性的介绍,而采用忠实记录加客观分析的研究基本属于空白。本文运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概念及研究成果,从跨文化交际的文化特征和跨文化交际的构成要素的角度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与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对应关系。本文还结合个人在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参加文化活动的工作经历,借鉴该孔院的成功经验,分析如何高效地举办有意义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对当地学生和社会的影响,探讨孔子学院如何通过开展有价值的文化活动,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