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中。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人民试图寻找一条挽救危亡的道路。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改革,但是,这些改革却没有涉及根本的政治制度。一些接受了西方教育的新型知识分子发出了立宪救国的呼声,希望通过清政府的和平改革,在中国建立起一种先进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君主立宪政体。这些主张君主立宪的人就是晚清的立宪派。立宪派抓住清政府新政改革的契机,努力进行舆论宣传和社会活动,终于促成了清政府同意仿行宪政,并在清政府筹备立宪的整个过程中积极参与,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立宪运动。立宪派创办了各种报刊杂志,成立了诸多立宪团体,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西方宪政思想,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启蒙;在筹办咨议局的过程中,立宪派四处奔走,积极参与和组织咨议局的初选和复选工作,初步锻炼了民众的政治参与能力;在民族危机加深、救国心切的情形下,立宪派组织联合各省咨议局代表和其他团体以及广大人民数次请愿,要求提前召开国会,把立宪运动推向一个高潮。但是,清政府的表现却不断让人失望,1911年5月,“皇族内阁”的成立更是暴露了其假立宪的面目。立宪派开始放弃对清政府的幻想。武昌起义爆发后,绝大部分立宪派都投入了革命的阵营,在各省区的独立活动中积极奔走,和革命派紧密合作、共同努力,为辛亥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立宪救国的尝试最终失败了,但在立宪运动的过程中,立宪派为改变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在一定程度上启迪了民智、促进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现代化。立宪派的某些政治实践为后来的民国政府提供了借鉴。回首那段历史,立宪派的救国热情和历史功绩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