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简称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也是造成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关注的热点。而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变化的响应强烈,是LUCC研究热点区域。本论文以内蒙古查干诺尔湖流域为研究区,运用RS、GIS、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1977年、1987年、2000年、2007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特征及动态变化,并提出了土地利用变化气候和人文原因。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土地利用现状特征:2010年查干诺尔湖流域总面积为14211.9km~2。草地是研究区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面积为10366km~2;其次为未利用土地和林地,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14%和12%。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各占流域总面积的0.4%,耕地面积为24.2km~2,仅占总土地利用面积的0.2%。2.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从数量变化来看,查干诺尔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以2000年为界线,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1977-2010年间,草地、林地先减后增,沙地先增后减,湖泊、沼泽持续减少,而盐碱地不断增加,先增加后稳定趋势,耕地面积2000-2007年减少外其余三阶段都有增加,增加幅度达到412%。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化中,在各阶段草地内部和草地与疏林地、沙地之间的相互转化极其强烈。主要表现为高覆盖草地与有林地相互转化、疏林地与高覆盖草地和中覆盖草地转化、低覆盖草地与沙地间相互转化、湖泊转化为盐碱地、沼泽转化为高覆盖草地、高覆盖草地转化为耕地、居民用地、交通用地等。1987-2000年间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大于1977-1987年并小于零,2000年之前该区土地利用处于减速衰退阶段;2000-2007年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大于零,小于2007-2010年,说明2000年后研究区土地利用加速发展阶段。2010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小于1977年,说明2000年后该区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但未恢复到1977年的水平。3.从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得出:在气候因素方面,研究区湖泊、沼泽变化与降水量显著正相关,与气温变化上显著负相关;盐碱地面积变化与降水量变化显著负相关,与气温变化显著正相关。各类草地和疏林面积变化与降水量正相关,与气温变化负相关,但并不显著,沙地面积变化与其相反。从人文因素来看,有林地和草地与人口负相关,其中有林地变化上显著相关,沙地与人口正相关;草地与牲畜数量变化负相关,沙地变化与牲畜数量正相关;政策因素通过支配人类活动而间接影响土地利用方式。